

臺大管理論叢
第
27
卷第
1
期
231
圖
1
本研究所提出之健康照護服務設計規劃模式
衡量
服務策略
‧建立以病患為中
心而且長期的醫
病關係
‧以最低成本達到
治療與管理的最
佳成果
服務傳遞系統
‧服務接觸三角
-
組織與顧客的連結
-
接觸人員與顧客的
連結
-
組織與接觸人員的
連結
投入
‧人力
‧科技
‧流程
‧實體設施
‧設備
產出
‧服務成果
‧服務經驗
績效
‧醫療指標
‧財務指標
‧營運指標
‧顧客指標
(供未來設計改變的)回饋機制
服務概念
許多研究都認為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之家應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Rittenhouse,
Shortell, and Fisher (2009)
認為「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之家包含四項要件:
(1)
第一
線照護;
(2)
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
(3)
新型模式實務
(New-model Practice)
;
(4)
付費改
革。前述
Porter and Lee (2013)
提出的健康照護服務改革六項要素,也源自於「以病人
為中心」的服務策略發展方向。此外,不論服務策略細節為何,
Porter (2009)
表示健
康照護服務都應朝向以價值為基礎
(Value-based)
的系統前進,即使面對困境、科技日
新月益,仍能以低成本提供良好的服務。
故探討健康照護服務發展與改革方向時,可歸納出兩大要點:其一、以病人為中
心的長期醫病關係;其二、以最低成本達到治療與管理的最佳成果。就第一點而言,
健康照護服務提供者須樹立以病人為中心、服務導向的中心思想,妥善規劃設計服務
模式,將病人的健康與感受放在第一位,畢竟醫病間的互動,並不僅是交換或交易。
第二點則是價值的展現,高健康照護服務價值所需的最低成本及最佳成果也應從以病
人為主體的角度思考,如用在治療某位病人某項疾病之人力、物力、財力等每分花費
是否是對病人而言是低成本?病人的健康是否因此達到理想狀態?唯有先訂定出明確
且正確的服務策略,才能得知該健康照護服務的核心,與是否有投入資源進一步發展。
(二)健康照護服務的投入
服務策略達成共識後,接下來要匯集服務傳遞系統所需的各種投入資源:人力、
科技、流程、實體設施
(Physical Facilities)
、及設備
(Equipment)
。健康照護服務中,
醫護人員扮演第一線的重要角色。醫學持續進步,醫護人員須不斷精進專業能力,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