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學合作之價值創造與交換:「教學-研究-服務」整合個案之歷程與反思
166
表
2
產業界與學術界合作之策略分析鑽石模型(水平層級之比較)
策略構面 焦點廠商(以台灣大車隊為例)
學術研究(侯勝宗)
活動範疇
˙ 營運範疇:計程車隊的商業營
運與乘客服務。
˙地理:台灣本島各縣市。
˙屬性:營利事業。
˙ 研究範疇:車隊加盟司機的個人與社群對衛星派遣科
技的認知與使用行為。
˙ 地理:新加坡(康福)與台灣(台灣大車隊 / 全民計
程車)的跨國比較。
˙屬性:非營利的學術研究。
差異化
˙先進的衛星派遣科技。
˙消費者信任的品牌車隊。
˙ 開發司機社群的周邊商機,打
造車隊的收益有超過 50% 以
上,係來自非傳統叫車服務,
例如車身廣告與司機團購。
˙ 從司機端出發,瞭解司機的心理認知與實務行為,補
足車隊對司機的瞭解。
˙強調人類學田野研究(專注於質化研究) 與產業內司
機行為關注(專注於量化研究),例如:司機負向情
緒如何影響科技使用行為。
˙ 出版科普專書與教學個案,間接促進產業服務創新
(例如:台灣大車隊業界科專計畫的第五代車機技術
開發,係源自「科技意會」一書的空中排班點意涵)。
˙ 成為計程車總部瞭解司機社群行為的協助者與政策制
訂的諮詢者。
發展階段
˙ 2001 自新加坡移轉衛星派遣技
術。
˙ 2002 年開始提供衛星派遣接送
服務。
˙ 2006 原創業團隊退出,改由新
經營團隊-全虹前董事長林村
田接手,將經營模式由傳統車
隊改為連鎖 / 電信服務模式。
˙ 2012 公司上櫃,第一家計程車
股票發行公司。
˙ 第一階段:「由內而外」的學術理論與研究方法(博
士生與助理教授階段):博士生修課(二年)→新加
坡田野研究(八個月)→博士論文撰寫(一年)→美
國博士後研究(一年)→助理教授(三年)。
˙ 第二階段:「由外而內」的學術實踐與產業關懷(副
教授階段):國科會計畫→跨校整合型合作計畫→非
國科會產學合作計畫→產業輔導→社會關懷服務實踐
→公司諮詢與共識營隊帶領→跨領域研究平台。
手段
˙ 導入新加坡康福計程車隊的衛
星派遣技術,並邀請其入股公
司,移轉整套營運與車隊管理
知識。
˙ 利用連鎖加盟方式,招募司機
加入品牌車隊,藉由衛星派遣
科技的定位與車輛管控與追踪
系統,形成全國服務體系與品
牌口碑。
˙ 侯勝宗個人獨力進行單一產業的田野長期觀察與社群
互動。
˙經費來源:(1)博士生階段:自費進行各式研究採訪(含
新加坡海外研究 )(部分爭取學校補助);(2) 博士後
研究階段:申請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3) 助理教
授以後:申請國科會計畫為主。
˙ 避免與廠商有金錢關係:過去十年持續直接或間接爭
取各界經費,用於計程車產業的研究與政策推動。
經濟邏輯
˙規模經濟。
˙範疇經濟。
˙口碑聲譽。
˙ 從產業真實問題切入研究,使研究成果具有解決產業
問題的實務應用性。
˙ 應用政府研究資源,形成產業-學術價值共創系統,
引導產業政策制定。
資料來源: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