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79 / 37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79 / 37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臺大管理論叢

26

卷第

2

179

貳、樣本描述

一、樣本來源與變數定義

本文研究對象為

1986

年至

2011

年間台灣上市公司,所有攸關變數皆取自台灣經

濟新報資料庫

(TEJ)

7

。初始樣本以

TEJ Finance DB

所提供的會計資訊變數(例如現金、

總資產帳面價值、研發費用等)為主體,其中涵蓋

15,274

筆公司-年

(Firm-year)

察值。由於本研究亦需要股東權益市值與市價淨值比等資料,因此自

TEJ Equity DB

擷取共計

11,011

筆股東權益市值與市價淨值比觀察值。在合併上開兩大資料集合、選

取公司年齡 (掛牌上市後的年數)

1

年以上的觀察值、排除金融行業公司以及刪除可

能的缺漏值之後,本文最終樣本包含

711

家公司,共計

8,992

筆公司-年

(Firm-year)

觀察值。

依循過去文獻,本研究將全文分析重點著墨在兩項現金持有比例的定義:

(1)

現金

/

總資產帳面價值

(

Cash

A

)

(2)

現金

/

淨資產帳面價值

(

Cash

NA

)

,其中淨資產帳面價值

等於總資產帳面價值減去現金。

依循

Dittmar and Duchin (2011)

,本文以公司年齡

(

AGE

)

做為公司生命週期的代理

變數,其中公司年齡是指公司掛牌上市後的年數,例如台灣水泥公司於

1962

2

9

日於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在

2011

年時,其公司年齡即為

49

歲。觀察過去文獻,

公司生命週期的代理變數另有兩項常見指標,其一為

DeAngelo et al. (2006)

所發展出

的保留盈餘占總資產比重

(RE/TA)

與保留盈餘占股東權益比重

(RE/TE)

。其二為

Anthony and Ramesh (1992)

綜合公司年齡、股利發放率、營收成長率與資本支出率等

四項變數資訊所發展出的公司生命週期量標。雖然

DeAngelo et al. (2006)

Anthony

and Ramesh (1992)

所發展出的公司生命週期代理變數常見於過去學術文獻,並且方便

研究者進行跨公司的橫斷面分析,但本文主要研究興趣在於動態追蹤公司現金持有與

現金持有價值如何隨著生命週期的演進而改變,引用

Dittmar and Duchin (2011)

所建議

的公司年齡來描述公司生命週期,不僅方便本文進行橫斷面分析,並且同時提供我們

一個機會去觀察公司在公司年齡(生命週期)的演進過程中,如何動態調整其現金管

理政策。

為檢視在不同生命週期階段所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預防性動機,本文採用過去文獻

討論過的六項重要變數來描述公司的預防性動機程度:

(1)

產業平均現金流量波動度

(

CFVOL

IND

)

(2)

市價淨值比

(

MB

)

(3)

資本支出率

(

CAPEX

)

(4)

研發支出率

(

RD

A

)

(5)

財務赤字

(

DEF

)

(6)

公司規模

(

SIZE

)

。如

Bates et al. (2009)

所述,當公司具有較大

的產業平均現金流量波動度、較高的成長性(市價淨值比)、較高的研發支出率或較

7

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的會計財務資訊

(TEJ Finance DB)

始於

198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