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
臺大管理論叢
第
28
卷第
1
期
參、模型結果與數值分析
一、模型參數設定
根據第三章之研究模型,本研究共十五項輸入參數,我們參考市場上統計資料
與假設,參數初始值設定是訪問實務上一家公司中一產品的採購金額、數量等資訊,
以及參考信保基金銀行貸款的資訊,如表
9
:
表
9
模型初始參數設定
D
500
下游總需求量
P
D
200
下游
(D)
對製造商的單位購買價格
P
m
150
製造商
(M)
對供應商的單位購買價格
P
v
100
供應商
(V)
單位製造成本
H
m
150
製造商
(M)
因缺貨
(lost sale)
給付下游需求的懲罰價格
H
v
100
供應商
(V)
因缺貨
(lost sale)
給付製造商的懲罰價格
r
0.6
當供應商違約後,預期的可供貨比率
ε
0.2
預期供應商之違約機率
α
0.48
當供應商違約時,製造商的風險分攤比率(算式
(1)
計算而得)
Q
c
1,000
上游供應商的產能上限
M
10,000
供應商現有可運用之資金
θ
0.15
銀行放款給供應商利率
θ
f
0.03
市場上無風險利率
B
0.9
銀行提供貸款成數上限
Q
β
1,000
供應商可貸資金產能上限
二、敏感度分析
本研究針對重要參數如:預期供應商違約機率、供應商違約時可供貨比例進行
敏感度分析,並整理出一決策之策略。
(一)預期供應商違約機率
根據表
9
設定之參數初始值,並對「預期供應商違約機率」,以
0~1
範圍進行
敏感度分析,結果如表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