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強論:隨創式的資源建構過程
56
地脈絡,研華卻搖身變成贏家。這個過程蘊含資源的交換策略。經銷商由研華取得中
價位產品,可以銷售一系列工業電腦零件,讓他們可以維持客戶關係,又有利可圖。
藉由研華取得「合格供應商」資格,經銷商可以參與大企業投標案,贏得更多生意,
使兩方變成利益共同體。研華更藉由經銷商的「放帳」手法,穩定營運資金,讓經銷
商從調度貨源的工作拓展到調度資金的任務。經銷商則扮演起「帳房」的角色,替研
華承擔資金風險。改變遊戲規則,研華因而取得相對優勢。
表
2
建構「隱形」資源,成立複合分公司
分析要素
之前
之中(隨創過程)
之後
機會察覺
研華之電腦模板技術尚起
步中,又是市場後進者,
處於劣勢。
控創技術強,有壟斷市
場能力;卻造成經銷商
流失客戶的恐慌,成為
弱點。
研華運用「化敵為有」策略,聯盟對
手夥伴(經銷商)成為朋友,並藉用
經銷商資源形成通路優勢。
資源建構
資源匱乏:只有不成熟的
技術以及少數銷售據點。
利用邊緣化危機感,對
經銷商曉以大義。運用
複合式分公司,建立「隱
形」的分銷體系,經銷
商可以同時兼顧代理與
客戶關係。
資源之一:透過複合分公司模式,將
對手的經銷商變成自己的分銷通路。
資源之二:讓經銷商取得「合格供應
商」資格,迅速建立起服務體系。
資源之三:藉由經銷商的「放帳」機
制減低金流風險,成為自己的帳房。
權勢轉換
原角色:經銷商是控創的
正規軍;研華則是敵人。
遊戲規則:比技術優越性。
研華不是敵人,是經銷
商的「救兵」,以危機
意識建構隱分銷體系。
新角色:經銷商有雙重身分,是控創
的代理,也是研華的分公司。
遊戲規則:比銷售商機。
研華建構出經銷商的雙重身分,改變了雙方的權力結構。身分之一,經銷商是控
創「正規軍」。客戶若需要技術支援,經銷商可以合法地讓研華工程師提供維修服務。
客戶在「軍規」產品之外,如果需要任何相關零件,經銷商可以透過「自己的」複合
式分公司進貨。研華隱身在經銷商身後,了解客戶的技術需求,並設法強化研發實力。
身分之二,經銷商是研華的「隱分銷」與服務體系,提供客戶中價位的工業電腦選項、
便捷的維修服務以及彈性的產品搭售。可是,當經銷商引薦研華進入國營企業體系後,
客戶早已經運用控創產品多年,研華要如何才能贏得客戶的訂單呢?
二、駐地服務:聯盟對手強勢夥伴的策略
控創以軍用規格標準、原廠維修服務,鎖定高階客戶,處於強勢。處於劣勢的研
華,運用客戶的不方便找出強勢者的弱點。利用客戶這些不方便,研華推出駐地服務,
探索出客戶的技術換代商機,並且發展出「類軍規」策略,在劣勢中開拓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