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55 /274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55 /274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臺大管理論叢

27

卷第

4

55

過複合分公司模式,研華可以專注較高階的維修問題,像是底板相容性或專屬設計。

一般基礎性服務,如例常機台維修以及訂單處理,研華則轉給經銷商負責。經銷商對

這些任務則是樂此不疲,因為可以經常接觸客戶(不會被架空),可以接到訂單,維

修工作又不會太困難,可充分凸顯自己的價值。這些經銷商開始引薦研華其他工業電

腦產品到國企,但是還無法銷售電腦模板。研華因此在中國市場漸漸打開知名度,一

位中國區業務主管說明:

「策略上,我們是讓經銷商先協助拓展知名度,接著再建立供貨體系。例如,

中國電子部是依地區別分工,西安所專長衛星通訊,成都所負責電子監控,

上海華東所負責華東地區的網路安全。這些部門每年在自動控制採購上的預

算約

100

多萬美元。經銷商幫我們把產品推薦給這些指標性客戶,比我們自

己去推銷來得有效。」

研華取得「敲門磚」後,又遇到另一項挑戰。國企因制度問題,通常會有三到六

個月的應收帳期,實際收款約需九個月。大陸經銷商為處理應收帳款,經年來已發展

出一套「放帳」的交易機制。大陸公部門每年編列的預算看似固定,卻會技巧性地進

行內部調節,讓營收符合計畫編列。所以,經銷商多做的生意不一定收得到款;少做

生意也不一定會虧本。國營企業與經銷商之間逐漸形成一套非明文規定的結帳制度,

稱之為「溢出報價」;也就是讓「應收」先變「實收」帳款。經銷商報價時會多出

5~10%

的溢價,作為放帳利息。這種隱性作法需要有人脈做為基礎,只有大陸公司之間才能

操作。研華便透過經銷商協助調度資金。

一位外商高階主管指出,這種交易模式在外商體系很難實施。歐洲企業為了符合

廉能原則,必須落實準時收款、精確出帳。因此,外商不易洞察這種「放帳」模式所

扮演的交易潤滑功能。

掌握大陸的放帳脈絡,經銷商成為「內部帳房」角色,使應收帳款作業得以順利

進行,穩定現金流並降低交易不確定性。這種「彈性掛帳」的作法讓研華逐步切入國

營企業,逐漸強化與中階客戶的連結。

(四)權勢轉換:不比技術,比商機

研華由強勢者的強處找出其弱點。控創的技術強,壟斷中高階市場,但經銷商忠

誠度便產生動搖(參見表

2

)。透過喚起被邊緣化的風險,研華激發經銷商「鞏固客源」

的危機意識。在不得罪控創的情況下,攏絡經銷商形成聯盟,以「複合式分公司」策

略讓經銷商紛紛投靠。研華以最快的時間,最少的資源,建構起「隱形」的分銷體系。

這讓經銷商與研華進行實質合作,又可對控創示誠。

比技術,研華必定淪為輸家。可是,比賣中低價位的周邊產品以及比運用大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