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50 /274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50 /274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逆強論:隨創式的資源建構過程

50

做為弱勢夥伴的分析重點。由於研究團隊無法親洽大陸採訪,因此僅能運用間接採訪

資料。例如,研究團隊以越洋電話採訪駐地工程師、中國區業務同仁以及負責的高階

主管,由他們口中了解當時經銷商的回應及客戶端活動的證據。

二、分析架構與資料分析

依據之前文獻,本文的分析架構有四個主要構念:制約、機會察覺、資源建構以

及權勢轉移(參見圖

1

)。

(一)制約

是指強勢者所施加的壓力(例如掌握技術)、環境的限制(例如,市場後進者失

去先機)或本身資源不足(例如,能力無法製作軍事規格產品),這些制約使弱勢者

無法開展市場。創新的重點不是開發新產品,而是解除制約。制約也成為弱勢者於資

源建構時的重要創新槓桿點。

(二)時機察覺

分析弱勢者如何找到反攻的機會,聚焦於如何由強勢者的強處找出對方的弱點,

反而更能找出弱勢者自己的強項。時機是逆強論的首要元素,著重於分析弱勢者如何

能將強勢者的優點與強項,變成強勢者的阻力與障礙。這樣的時機察覺不是來自突然

發生,或是天賦異稟的洞察力,而是弱勢者可以於逆強思考過程中漸漸得出的策略。

(三)資源建構

回應制約時,弱勢者必須先擁有資源,資源取得是重點。由於弱勢者本身資源相

對匱乏,又難以無中生有,必須由對手夥伴「借得」資源。弱勢者如何讓對手夥伴願

意將資源借出,借到資源後又如何運用以解除制約,是分析資源建構的重點。當弱勢

者要與這兩類夥伴合作時,必會遭遇困難,而且通常這些夥伴是不會因憐憫而協助弱

勢者。弱勢者如何運用某種社會建構方式來取得合作意願,進而形成資源的新用途,

是分析重點。

(四)權勢轉換

解除制約的最後關鍵是轉換強弱勢力,將強者變弱,而將弱者變強。需注意,客

觀上強勢者並沒有「變弱」,而是弱勢者想到方法,更換遊戲規則而讓強勢者變弱。

例如,強勢者有精密維修能力,原本是強項。可是,如果以維修效率來評量,強項就

變成弱點,因為精密維修需要更長的檢測期。此步驟與機會察覺及資源建構環環相扣:

必須先察覺機會才能取得資源,才能改變遊戲規則,強弱局勢才可能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