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管理論叢
第
27
卷第
2
期
281
五、整合性邏輯關係網絡
本研究以
Robinson and Bennett (1995)
對於職場偏差行為的分類架構為基礎,整理
2000-2015
年以亞洲地區樣本所做的職場偏差行為研究現況,研究結果顯示,亞洲地
區的相關研究議題日益受到學者們的關注。綜合本研究的回顧,我們提出職場偏差行
為的邏輯關係網絡
(Nomological Network)
(如圖
1
),其中,前因變項有個人變項、
團隊變項、工作環境變項、組織變項與家庭變項等。此外,有部分個人、團隊與組織
等因素亦同時為調節變項,對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關係存在調節效果。此一邏輯關係網
絡係建立在本研究回顧之樣本的實證研究發現,未來研究者可針對各變項間之關係進
行進一步的理論探討及驗證檢測,使職場偏差行為之研究更加豐碩。此外,此一邏輯
關係網絡試圖將具有文化脈絡意涵的概念(例如:權力距離、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予以納入,以凸顯本研究的研究結果。
個人變項
負向情感
馬基維利主義
自我效能
工作滿足
組織承諾
個人與組織適配
過度適任
心理契約違反
前因的調節變項
同事支持
家庭支持
性格特質
情緒調節策略
工作投入
團隊承諾
個人主義/集體主義
權力距離
職場偏差行為
(含各構念)
結果變項
工作績效
脈絡性績效
團隊變項
團體凝聚力
團隊集體主義
團隊成員未來績效相似度
合作性團隊目標
工作環境變項
知覺模糊性
負面工作事件
工作複雜度
主管領導(轉換型領導、辱虐式
督導、領導成員交換關係)
侵犯規範
組織變項
組織正義(互動正義、分配正義)
組織政治
家庭變項
工作家庭衝突
家庭侵犯歷史
圖
1
整合性邏輯關係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