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43 / 37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43 / 37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臺大管理論叢

26

卷第

2

243

1

工作要求-工作控制模式

(Karasek, 1979)

無法解決的緊張

積極活動的水準

工作決策自主權

(工作控制)

工作要求

消極工作

“Passive” Job

高緊張工作

“High Strain” Job

低緊張工作

“Law Strain” Job

積極工作

“Active” Job

二、工作要求與工作控制的交互作用對倦怠及學習的影響

倦怠是指一組負面的心理經驗,反應長期暴露在高壓力下而產生的精疲力盡

(Maslach and Schaufeli, 1993)

。在

Karasek

模式的實證研究中,一些研究曾檢驗工作要

求與工作控制的交互作用對倦怠的影響,例如:

Landsbergis (1988)

De Jonge (1995)

De Jonge et al. (1996)

以及

De Rijk et al. (1998)

,這些研究皆根據

Karasek

模式,預期工

作控制會減緩工作要求對倦怠之正向影響;其中

Landsbergis (1988)

De Jonge et al.

(1996)

之結果支持交互作用的假設,而

De Jonge (1995)

De Rijk et al. (1998)

則不支

持,因此工作要求與工作控制的交互作用對倦怠影響的實證結果並不一致。

較少的實證研究檢驗工作要求與工作控制的交互作用對學習的影響。

Karasek and

Theorell (1990)

主張給予員工高工作控制將使得他們有足夠的機會可以嘗試不同的方

式處理高工作要求,嘗試的過程增強了員工的學習(減緩高工作要求壓抑的學習);

一些研究,例如:

Parker and Sprigg (1999)

Taris and Feij (2004)

以及

Ouweneel et al.

(2009)

,依據

Karasek and Theorell (1990)

主張,假設工作控制會減緩工作要求對學習

的負向影響,並進行實證研究,其中只有

Taris and Feij (2004)

之發現支持交互作用的

假設,其他二個研究的交互作用都未獲得支持,因此工作要求與工作控制的交互作用

對學習影響的實證發現並不一致。值得注意的是

Parker and Sprigg (1999)

以學習後增

加的能力,如熟練感、自我能力肯定及工作掌握的程度衡量學習,

Taris and Feij (2004)

是以實際學到的新技術衡量學習,而

Ouweneel et al. (2009)

則以工作上引起學習的動

機衡量學習,這些研究都不是直接衡量學習本身,本研究以學習努力為指標衡量學習。

如前述,

Karasek

模式的工作要求與工作控制的交互作用對倦怠及學習的影響,

其實證研究的結果並不一致,誠如緒論中所陳述,過往研究曾導入人格特質或工作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