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77 /34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77 /34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臺大管理論叢

27

卷第

2S

77

(F = 30.78,

p

< 0.00)

及時間空車率

(F = 27.60,

p

< 0.00)

皆達顯著差異。以下摘要各

類駕駛的繞行行為及駕駛個人績效。集群

1

定點候車的平均時間最長,長達

42.12

鐘、報班次數(

17.64

次)是最低;集群

2

空車繞行距離(

3958.54

公尺)最大、空間

空車率

(53.34%)

最高;集群

3

空車繞行距離(

2486.82

公尺)最小、定點候車比率相

對較低

(9.07%)

、時間規律性最高

(61.77%)

、空間空車率

(44.70%)

及時間空車率

(62.57%)

都最小;集群

4

空間規律性最高

(17.86%)

、定點候車的比率最高

(13.57%)

定點候車平均時間也相對較長(

23.55

分)。

本研究進一步描述四大類型駕駛行車行為模式及駕駛的開車繞行特質。集群

1

駕駛為定點候車平均時間較長,繞行空間規律性最低,且工作時間較長,極可能是定

點候車型駕駛。集群

2

的駕駛為空車繞行距離很大,定點候車平均時間最低,空間規

律性偏高,極可能是大範圍繞行接受路招型駕駛。集群

3

的空車繞行距離最低,定點

候車平均時間相對較低,且工作時數最短,時間規律性最高,極可能為四個族群中較

有效率的駕駛。集群

4

的空車繞行距離及定點候車平均時間都是偏高,且空間的規律

性最高,極可能是只專注於某一區域的經營,為區域型駕駛。

5

四類駕駛行車行為摘要

變數

單位 集群

1

集群

2

集群

3

集群

4

司機行為

分析

空車繞行距離 公尺

3373.08

3958.54

2486.82

3785.29

定點候車平均時間 分

42.12

10.58

11.06

23.55

定點候車比率

%

7.00% 11.28% 9.07% 13.57%

時間規律性

%

54.53% 57.65% 61.77% 60.66%

空間規律性

%

8.59% 12.91% 9.36% 17.86%

每天工作時數 時

13.07

9.90

9.58

10.60

報班次數

17.64

23.27

24.45

20.73

派遣次數

59.55

66.16

67.85

55.40

績效

空間空車率

%

46.85% 53.34% 44.70% 51.60%

時間空車率

%

72.26% 68.42% 62.57% 70.18%

四、四類型駕駛開車繞行行為和績效之關聯

為了確保四族群營運績效指標上有顯著差異,本研究先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結果發現,「時間空車率」

(F = 27.595,

p

< 0.00)

與「空間空車率」

(F = 30.782,

p

< 0.00)

可以作為有效鑑別的績效指標。再者,我們進行事後檢定,選擇費雪法

(Scheffé

Test)

,結果發現如表

6

所示。在空間空車率績效指標上:集群

3

與集群

1

無差異,集

2

與集群

4

無差異,但集群

3

與集群

1

優於集群

2

與集群

4

。在時間空車率績效指

標上:集群

1

、集群

2

與集群

4

無顯著差異,但集群

3

優於其餘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