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8 - 34-3
P. 218

Exploring the Value Creation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與管理生產紀錄,找到生產流程中許多的無謂耗損,降低成本。在生產自動化後,
               益張實業也嘗試再導入先進規劃排程資訊系統 (Advanced Plaanning and Scheduleing;
               APS) 與供應鏈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等資訊化系統;但後來發現沒
               辦法推動,因為半成品只要從益張實業出去到外包商,益張實業就無法掌控進度,
               此係因外包委外廠商多半規模不大,對於配合資訊化要求的意願與能力不足。

                    2017 年益張開始啟動數位轉型,這次轉型對內是串聯生產資訊,且基於串聯的
               資訊導入生產管理系統,對外則是針對外包廠商(鐵管類及鈑金)的管理進行調整。
               益張實業希望外包商進行數位化或自動化以降低成本與提高效率,然而外包商無法
               配合,成本持續上升,因此 2017 年益張實業開始逐步購買自動化設備,讓廠內自
               製率進一步提升(由2017年30%升至2021年70%)。如此,一方面降低外包的成本,
               增加原物料的採購量,另方面進一步降低原料採購成本。益張實業的董事長特助在
               訪談中提出:

                   我們董事長在 2017 年的時候去買很多設備,為什麼?因為決定放棄繼續和外
                   包溝通,而是開始朝向自製化,提高自製率。以前我們的自製率大概在 3成,
                   那時候就開始調整,現在我們自製率大概有 7 成,那這是一個很長期艱辛的過

                   程,但是我們的同仁展現的強大無比的意志力跟執行力。(益張實業董事長特
                   助)

                    2017 年至 2020 年之間,益張逐步導入如雷射自動切割機等設備,不僅提升新
               產品開發的效率,也降低開模的成本與費用。這些智慧生產的設備,都幫助益張實
               業進一步的提升毛利與提升接單的反應效率。2020 年益張實業毛利重新上升到將近
               20%。益張實業總經理進一步指出:

                   2017 年大規模智慧化生產的過程中也遇到很大的障礙,例如管理設備的資訊連
                   線,資料很亂,如何蒐集整理應用。再者,導入銷售預測的系統,透過計畫式
                   生產並加入生產排程自動化資訊系統的最佳化建議,但客戶的銷售波動很大,
                   如何精準預測銷售也是難點。(益張實業總經理)

                    益張實業開始經營供應鏈生態系統,包含投資上下游夥伴的公司,如投資上游
               的材料供應商、數位轉型解決方案的合作商等。益張針對重要原料的線材,採取投
               資 80% 的策略。重要的原物料,透過投資上游也可以更了解市場行情,後續採購時
               就算跟其他供應商購買,也可以知道原物料行情的走勢。此外,益張將數位轉型視

               為重要發展策略,投資中部一家數位轉型資訊顧問公司,持續獲得數位轉型的知識。
                    益張實業在前幾年開始啟動大規模智慧化生產,先與外部資訊顧問公司討論轉
               型的規劃。智慧化生產後,益張可以從原來的接單式生產轉成混合式生產(兼具接



                                                     208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