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1 - 34-3
P. 191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4 No. 3 Dec. 2024




               本研究的主要貢獻在於延伸了數位轉型研究領域的動態能力觀與權變觀。本文全文
               結構說明如下:首先是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接著為文獻探討,回顧過去數位轉
               型與動態能力的研究與研究缺口。第三部分為研究方法,包含研究取向、研究個案
               與研究對象的選擇、資料蒐集、資料分析架構與步驟。第四部份為個案分析結果,
               第五部分為研究發現與討論。最後根據個案分析結果提出結論、理論貢獻、實務意

               涵與後續研究建議。


                                               貳、文獻探討


               一、數位轉型
                   數位轉型與傳統策略變革最大的差異在於數位科技加速變革的速度,造成環境
               不確定性與複雜性。數位轉型需要考量數位科技的進步對組織商業模式、組織結構、

               流程等的改變 (Hess et al., 2016)。組織使用創新數位技術,如社交媒體、大數據分
               析、AI 解決方案、創新資訊系統,進行重大的商業改良,增強客戶體驗、簡化營運
               流程與創新商業模式,即為數位轉型 (Singh and Hess, 2017; Wessel, Baiyere, Ologea-
               nu-Taddei, Cha, and Blegind-Jensen, 2021)。數位轉型時公司需具吸收、運用、適應、
               創造、開發、轉移和傳播技術的能力,這些能力透過公司使用作業、組織和關係能
               力、學習機制等資源或技術來呈現 (De Mori, Batalha, and Alfranca, 2016);換言之,
               企業需要針對組織結構、人力技能、流程整合、資金與獎勵機制等重要資源進行調
               整,以促進數位轉型 (Verhoef et al., 2021)。然而,許多傳統企業領導人認為公司可
               以利用既有優勢和數位科技所提供的能力來維持領導地位,忽略策略轉型的策略挑
               戰。同時,既有企業追求數位轉型常遭遇商業模式創新的障礙 (Warner and Wäger,

               2019),亦即路徑相依 (Path Dependence) 成為商業模式轉型的主要障礙,原本建立
               的商業模式隨著時間而產生問題 (Cavalcante, Kesting, and Ulhøi, 2011)。又,過去有
               太多不同觀點來探討數位轉型,本研究認為數位轉型是組織使用數位技術,利用資
               源與技能,進行創新商業模式,並參考 Tekic and Koroteev (2019) 提出利用數位技術
               掌握度與數位商業模式準備度兩軸來描述數位轉型。
                   數位技術是達到數位轉型的促進者而不是數位轉型的結果;商業模式則是呈現

               企業如何以新的方式經營組織的邏輯 (Tekic and Koroteev, 2019)。商業模式整體且系
               統性描述三個關鍵活動,包含組織如何創造、傳遞與獲取價值。亦即,商業模式可
               說明組織如何建立關係網絡,創造價值、獲取利益與持續的收益流,成為企業的組
               織與財務架構。建立一個難以模仿的商業模式並不容易,需要了解顧客、供應商與
               競爭者,獲取資訊 (Teece, 2010)。數位技術加速對商業模式的實驗,為組織經營活
               動開創新的機會。好的商業模式會勝過技術或想法,但微不足道的技術會破壞商業


                                                     181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