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0 - 34-3
P. 190

Exploring the Value Creation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數位轉型所需的「能力」,亦成為轉型能否成功的關鍵 (Verhoef, Broekhuizen, Bart,
               Bhattacharya, Dong, Fabian, and Haenlein, 2021)。也就是說,數位轉型的過程與組織
               的能力轉變有很大的關係,組織如何運用技術,改變資源、流程、產品、策略、商
               業模式等,都與其能力或能力的轉變有關。成功的數位轉型需要組織發展廣泛的能
               力,這些能力取決於業務環境與特定組織的需求。當數位科技成為組織營運的核心,
               需要重新思考以改變或調整商業模式,提高競爭力 (Carcary, Doherty, and Conway,

               2016)。前述動態能力也受到組織商業模式的影響,亦即組織的商業模式是否支持組
               織的靈活性,例如組織的研發與生產等是否應該採取外包或自製 (Teece, 2018)。
                    過去文獻提到觀察組織對於技術變化的適應能力可以透過動態能力視角,因
               動態能力考量數位技術不斷改變,對組織績效產生莫大影響 (Warner and Wäger,
               2019)。因此,數位轉型可視為企業回應資通訊科技變化而調整既有能力與建構新能
               力的動態過程 (Verhoef et al., 2021)。當數位化威脅組織目前過時的技術與資源時,
               組織需要將重點放在改變的能力,發展數位轉型的動態能力 (Ellström, Holtström,
               Berg, and Josefsson, 2021)。詳言之,動態能力最早由 Teece, Pisano, and Shuen (1997)

               提出,是一種企業持續維持競爭優勢所需要的能力,也就是企業需要持續關注外部
               環境變化,並積極的培養出反應快速、彈性、不斷推陳出新的組織能力。動態能
               力可以分為三種能力,分別為感知機會與威脅的能力 (Sensing)、抓住機會的能力
               (Seizing) 及透過增強、組合、保護和必要時重新配置 (Transforming) 組織有形和無
               形資產之能力 (Teece, 2007)。
                    儘管結合動態能力之學理來探討數位轉型的過程有其重要性,然而,這方面
               的文獻幾乎都偏向於以量化為主之研究 (Cheng, Fan, and Huang, 2023; Putritamara,
               Hartono, Toiba, Utami, Rahman, and Masyithoh, 2023; Wohlleber, Bock, Birkel, and Hart-

               mann, 2022.),有關企業在數位轉型下如何調整能力,順利推動數位轉型的過程之
               質性研究則明顯缺乏 (Bock et al., 2017; Bughin and Catlin, 2017; Verhoef et al., 2021;
               Vial, 2019)。
                    緣此,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就是整合動態能力的思維來探討數位轉型創造價值
               的動態過程。包含四個主要研究問題:
               一、創新技術的發展如何引發企業進行數位轉型的需求?

               二、面對數位轉型趨勢,企業如何調整內部組織以達成數位轉型的目標?
               三、面對數位轉型趨勢,企業如何調整外部網絡關係以達成數位轉型的目標?
               四、企業的高階主管如何領導企業進行數位轉型?
                    另外,本研究亦依據 Tekic and Koroteev (2019) 提出的數位技術掌握度與商業模
               式準備度 2×2 框架,就不同類型的數位轉型案例與模式進行研究,並選擇訊連科
               技、秀傳醫院與益張實業作為研究對象,來探討其數位轉型的動態過程並進行比較。


                                                     180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