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34-3
P. 122

A Humanistic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 Case Study of Coursera




               菁英名校 55 個網路學位,平台上現有 325 家全球內容夥伴,超過 1.48 億位學員、
               1428 個付費企業機構用戶 (Coursera Inc., 2024),已然成為全世界最興盛的高等教育
               數位學習生態系。


               五、生態系發展階段:人文創新生態系的動態發展的歷程模型

                    本研究發現,Coursera 是一個兼具多元邏輯的混合性組織(樞紐廠商),擔任
               新生態系的建構師,以人文賦名提出生態系價值主張並獲得既有成員(現任者)認
               同而取得合法性,克服新創組織的劣勢。並以此人文賦名連結不同生態系成員,輔
               以科技平台實踐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活動設計,逐步形成人文創新生態系。此發展包
               含以下兩個路徑。
                    首先,在生態生成階段,Coursera 採用了人文關懷賦名策略與菁英大學合作,
               以人文驅動的價值主張取得正當性、推動教育資源公共化。透過人文賦名策略,吸

               引既有成員(現任者)的認可與加入,形成集體行動,建立正當性。將一流大學教
               育資源公共化,讓學習者們得以藉著修習一流名校的課程、提升本身的技能,創造
               可信賴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學員素質)。
                    其次,從人力市場的角度 Coursera 累積了具經濟價值且可信的人力資本,這提
               供了 Coursera 將社會價值轉換為經濟價值的機會。Coursera 轉而強調互補共創及培
               力賦能的賦名策略,與外部產業及大學夥伴合作,針對繼續教育發展新業務項目(如
               正式學位、專項認證等),吸引企業加入成為內容提供者,整合來自學術界及產業
               界多方的課程,產出更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在此階段 Coursera 透過完課證明將學
               員轉化為可信的人力資本,讓學習者、企業機構、大學共同創造經濟價值也同時共

               享利潤,促進人力資本的發展
                    Coursera 為了實現教育平權的公共利益,一開始是免費提供高品質的線上課
               程,因此在生態系發展初期並不考量投入資本報酬率。但若要建立起一個具可持續
               性的生態系,除了內容的產出還需要進一步將人文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為此,
               Coursera 的策略作為包括了:(一)利用 MOOC 平台技術的可規模化及幾乎零邊際
               成本的優勢,創造了教學上的超額產能 (Excess Capacity);(二)設計線上課程可
               模組化、具可堆疊等特性,也讓大學課程與企業課程能互補加值,並可進一步藉由

               可拆解組合成不同模組來滿足包括學校、企業、政府、非營利機構等不同使用者的
               需求;(三)發揮平台資源綜效,以專業認證為基礎,繼續進修教育的實用課程,
               減少學用落差,讓付費學員能快速找到就業機會獲取經濟價值,而課程內容提供者
               也能實現及擴展貨幣化的範疇,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
                    綜上所述,Coursera 生態系之發展可分為兩個相互循環的動態發展路徑:(一)
               Coursera 藉由強調公益、運用賦名策略吸引生態系合作夥伴,發展免費高等教育課


                                                     112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