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34-3
P. 118
A Humanistic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 Case Study of Coursera
「互補共創」指的是 Coursera 平台整合大學專業課程及企業專項課程的價值以及對
大學教育及企業培訓所帶來的貢獻;「培力賦能」則著重於繼續教育的經濟價值及
協助平台的可貨幣化,包括提升企業與其他機構(如協助阿布達比政府開設公務人
員大學),以高品質菁英大學課程改善學員的生活或協助其職涯發展,最終對人力
資本產生增值效益,同時也提高企業機構的生產力。
2014 年 Coursera 發現平台上有很高比例是在職人士,這意味著勞動力市場存
在對繼續教育的需求,而 Coursera 的課程正好可以補足這個市場空缺並創造經濟價
值。Koller 接受 EconTalk 訪問時提到:「不到 15%的學習者是在校生,他們大多
將其作為補充材料」,但她同時強調 Coursera 課程主要目標在協助職涯發展:「我
們的目標受眾是繼續教育的學員……他們現在是有工作成年人,希望透過提升職業
生涯或拓展思維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Econlib Inc., 2014)。
此時, Coursera開始轉向強調「互補共創」及「培力賦能」吸引夥伴加入生態系。
其中一項指標性業務是學位 (Degree)。2015 年與伊利諾大學宣布成立第一個純網路
iMBA 碩士學位,Koller 當時接受新聞網站 ClassCentral 報導中表示:「iMBA將為
那些依傳統錄取標準無法獲得研究生學位的人敞開大門 」(Shah, 2015)。同年 Rick
Levin 接受中國著名網路媒體 36 氪訪談提到:「懂得如何善用高質量和職業發展相
關線上課程的人,將遠遠領先他們的同輩……它將變成必須」(36氪,2015)。此
學程收費約實體 iMBA 學費的十分之一,學員大多是在職人士,線上進修成本相對
便宜又是一流名校的學位,對他們而言無疑是項好選擇。
此時繼續教育及企業業務成為 Coursera 發展重點,Coursera 發現大學課程對企
業有著更高的價值。2017 年 Rick Levin 接受 CXOTalk 主持人 Michael Krigsman 訪
問時,討論到企業課程與大學課程對彼此的影響,他認為雖然企業課程可作為大學
課程的補充,增進高等教育的實務性「我們以企業提供、更實務、應用型的課程來
補充大學教學」(CXOTalk, 2017),對企業而言「他們看到了真正開始提升員工技能
的機會,而我們現在也已經開展企業客戶業務,將這些大學課程出售給公司」他提
到:「我們正在為勞動力市場上創造一種新貨幣 (New Currency),它非常有價值 」
(CXOTalk, 2017)。
四、人文創新經營模式與貨幣化策略
(一)人文創新經營模式
Coursera 初期以免費課程累積大量學員後,研發各項技術(如前述追蹤簽名)
對想取得認證的學員收取費用,尋求將平台技術及課程內容變現的方式。Coursera
所提供的課程為可堆疊課程,可堆疊證書是美國勞動部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為增進勞工的證書取得率及證書品質所提出的建議,他們將可堆疊證書定義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