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34-3
P. 127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4 No. 3 Dec. 2024
業,也獲得既有業者(大學)的支持。樞紐廠商藉由人文賦名的生態系價值主張,
不但發現未被滿足的新藍海市場,亦為新價值活動的設計藍圖,形成生態雙飛輪的
創新經營模式,促使一個新生態系的生成。人文賦名策略強化了創新在教學能力增
強及人文價值的影響力,快速吸引服務提供者及使用者自願加入。採取能力增強賦
名策略,有利於正當性的建立及取得現有參與者的認同,避免在發展初期即受到利
害關係人的阻礙或抵制。
此外,在生態系發展過程中,創新者還需要動態調整生態系內容、結構及治理
模式以實現價值主張的能力,持續創造生態參與者共享價值,促進生態系的整體成
長。為強化生態系生產力以維持新興生態系的發展,樞紐廠商需以創新經營模式,
將人文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並發揮資源延展力,擴張至不同市場。透過人文賦名
策略及創新經營模式,不但大幅降低了發展一個新的生態系的啟動成本,還能創造
跨邊網路效應,解決發展平台生態系時常見的「雞生蛋、蛋生雞」的兩難問題。本
研究補充了生態系誕生的前因,提出以人文價值主張打造生態雙飛輪的人文創新經
營模式,並以歷程模型說明生態系成長的動態發展,進而豐富生態系理論內涵。
二、實務意涵
越來越多企業都面臨如何平衡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的議題。本研究從 Coursera
發展人文創新生態系的過程,說明如何運用普世人文關懷,找出未被滿足的新藍海
市場、利用科技創造超額產能,透過模組化促進、互補、共創,以提高產品服務的
價值,讓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將社會價值轉換成經濟利益,有助於創造共享價
值及生態系的生成。
三、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為單一個案質性研究,研究發現做一般化推論有其侷限。如本研究
以樞紐廠商提出「基於人文關懷的生態系價值主張」作為人文創新生態系誕生的
前因,但引發其他類型生態系生成的前因及機制仍不清楚,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
討。此外,Thomas and Ritala (2022) 認為除了賦名策略,意會 (Sensemaking)、定位
(Positioning)、取得認同 (Recognizing) 也都是建構生態身份的策略作為,在不同情
境下該採用何種策略,亦是未來值得研究的方向。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