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34-3
P. 110
A Humanistic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 Case Study of Coursera
而言,不易先驗性地收集資料,且訪談事件參與者可能產生回顧偏誤 (Recall Bias)
(Barr, Stimpert, and Huff, 1992),故檔案資料可做為一個相對客觀資料來源。
本研究時間跨度為公司創辦迄今(2012-2022 年),基此進行資料收集包
括:新聞報導、公司網站及部落格、創辦人與高階主管公開演講、媒體訪談、
YouTube、哈佛大學商學院個案 Coursera (Casadesus-Masanell and Kim, 2015),再
進行事實確認並與營運情況相對照,並依時間脈絡發展開始撰寫個案。期間因
Coursera 進行初次公開上市發行 (IPO),另外增加了美國證交所公告之上市公開說明
書 (S-1)、每季財務報告 (4-K)、年報 (10-K)、公司營運報告及券商分析等公開資訊。
這些資料增加公司策略、財務及重要合作夥伴描述,加上自行整理之營運實績及統
1
計分析圖表,重新撰寫成敘事性 Coursera 個案作為後續資料分析的文本基礎 。
資料分析上,本研究彙整了 Coursera 賦名策略及經營模式的大事紀年表,然後
採取 Burgelman (2011) 方法除了將事件重整成為敘事性個案,並重新建構個體及集
體行動如何導致及觸發特定事件的發生。其次,本研究採用 Amit and Zott (2012) 經
營模式的定義,包括內容、結構和治理(合作夥伴)三個面向分析經營模式創新。
其中,內容指的是創造價值的活動,在 Coursera 個案中包括了課程、認證、數位
平台技術等所提供的數位學習 (E-learning);結構是指如何將活動鏈接在一起,於
Coursera 是透過多方技術平台將活動鏈結在一起;治理(合作夥伴)則是指誰負責
什麼活動。
二、個案公司簡介
(一)美國高等教育問題
美國高等教育一直存在菁英名校入學名額稀少且學費高昂,使大學教育成為少
數菁英的特權,造成教育改革聲浪不斷,而 2010 年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以下簡稱 MOOC)實驗計畫便是其中一項因應對策。MOOC
被 MIT Technology Review 稱為「近兩百年來最重要的教育科技」,不僅是因為免費、
更是因能支援十幾萬人同時上線、大規模學習。當吳恩達 (Andrew Ng) 發現 MOOC
可讓許多原本無法進入史丹佛的弱勢生有學習機會時,他提到:
當我的機器學習 MOOCs課程在 2011年從史丹佛推出時,我們都沒有料到幾
周內會有超過 10萬名學生註冊。當時我一年教 400名校內學生,我意識到要
接觸到類似規模學生數,我必須教 250年……這些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跨越許
1 邱明慧與吳思華 (2023)。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