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34-3
P. 105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4 No. 3 Dec. 2024
一、從人文創新經營模式到生態系生成
Carayannis, Canestrino, and Magliocca (2024) 認為「社會創新」是一種過程,是
創新生態系統中產生創新活動的結果,由共享價值觀的各方通過採用創新和解決
社會問題的方法,來應對社會挑戰的互動過程。相對以科技突破為主的技術創新
(Technology Innovation),學者們認為社會 / 人文創新需同時考慮永續發展、韌性,
以人為本 (Afzal, Li, and Hernández-Lara, 2024)。若以創新典範演進觀點,Carayannis
et al. (2024) 提出「創新 5.0」(Innovation 5.0)、吳思華 (2022) 命名為「人文創新」
(Humanistic Innovation) 或被稱為「以人為本的創新」(Human-centric Innovations)
(Carayannis, Dezi, Gregori, and Calo, 2022)。
人文創新,其目的在於創造超越企業和市場利益,延伸到更廣泛的利害關係人
的公共價值(包含公部門或社會部門)(Phills, Deiglmeier, and Miller, 2008),或是創
造出「增強公司的競爭力、同時改善其經營所在社區的經濟和社會條件」的共享價
值 (Porter and Kramer, 2011)。人文創新關注焦點由公司內部轉移至外部,更強調如
何透過外部夥伴如大學、開放社群或產業網路共同合作來實現創新 (Adner, 2017);
分析單位也從單一產品轉至更大的生態系整體考量 (Stonig, Schmid, and Müller‐
Stewens, 2022);重點由技術突破挪移到「人文驅動」的經營模式創新。本研究將此
種經營模式創新稱為「人文創新經營模式」,並將其定義為—「以人文關懷出發,
將人文理念和方法應用於經營模式創新的過程中,以解決社會問題並在其所鑲嵌的
環境中進行制度改革」(吳思華,2022);在此定義下企業在社會中的角色,將從
狹隘的追求經濟利潤最大化轉向更廣泛的對人類和社會福祉的承諾。
經營模式是一組跨組織疆界的活動系統 (Boundary-spanning Activity System)
(Amit and Zott, 2012),由於經營模式創新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將涉及新的夥
伴關係,因此也會促成新興生態系的發展 (Snihur et al., 2018),本研究將此類基於人
文關懷而生成之創新生態系,定義為「從真心關懷出發,透過特定人文主張的引領
自組織的過程,透過創新浮現一個功能互補、互動共創、共同演化的生態系」(吳
思華,2022)。對於生態系發展過程,Daymond et al. (2023) 進一步將其區分為啟動
階段及發展階段,他們認為不同生態系發展階段,應採取不同的策略,還建議應同
時納入公共利益及私有利益的考量,來創建有利生態系發展的條件。但前述既有文
獻仍著重於從技術創新與經濟價值創造觀點,探討如何透過經營模式創新來建立生
態系,忽略了生態系發展過程中如何同時兼顧社會價值;同時對於如何透過「經營
模式創新」建構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生態系(以下統稱為人文創新生態系)的過程
仍著墨不深。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