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34-1
P. 75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4 No. 1 Apr. 2024




                   本文以式 (3) 檢視假說 2a 與 2b,迴歸結果列示於表 10 (Panel A),NORMAL 係
               數達 1% 負向顯著水準,與前述迴歸結果一致,INSURER × NORMAL 係數達 10%
               負向顯著水準,顯示公司投保正常保額且機構投資人間具有保險業務關係時,可以
               有效發揮機構投資人之監督角色,增強公司投保正常保額所帶來的監督效果,進而
               降低審計公費。ABNORMAL 係數達 10% 正向顯著水準,與前述迴歸結果一致,而

               INSURER × ABNORMAL 係數達 10% 正向顯著水準,可能的解釋是,公司異常投保
               金額越高,機構投資人因保險業務關係而與投保公司的利益衝突越大,無法有效發
               揮監督力道以制止異常投保金額所帶來之投機行為,公司訴訟風險因而提高,會計
               師也因此會收取較高之審計公費。多數控制變數之係數與前述結果一致。
                     前面之分析係將正常投保金額與異常投保金額一起放入式 (1) 及式 (3),若將
               正常投保金額與異常投保金額分開,各自放入式 (1) 及式 (3) 進行分析,未列表的實
               證結果顯示,假說 1a、1b 與假說 2a、2b 仍獲得支持。

                   表 6 敘述性統計顯示臺灣上市(櫃)公司超過一半有投保不足的現象,為了進
               一步了解超額投保與投保不足樣本特性,本文以超額投保 (ABNORMAL > 0) 與投保
               不足 (ABNORMAL < 0) 兩組樣本,分別執行式 (1) 及式 (3) 迴歸分析,結果列於表
               11。不論超額投保或投保不足樣本,NORMAL 係數均達 1% 顯著負向,假說 1a 仍
               獲得支持,而 ABNORMAL 係數均為正值,惟未達顯著水準。就超額投保樣本看,
               INSURER × NORMAL 係數達 5% 顯著負向,INSURER × ABNORMAL 係數達 1% 顯
               著正向,假說 2a、2b 仍獲支持;而以投保不足樣本看,INSURER × NORMAL 與
               INSURER × ABNORMAL 係數均未達顯著水準,假說 2a、2b 未獲支持。總結表 11
               結果,不論超額投保或投保不足樣本,正常投保金額均能發揮監督效果,降低審計

               公費;此外,就超額投保樣本看,當機構投資人與被投資公司具有保險業務關係時,
               正常投保金額越高,審計公費越低,而異常投保金額越高,審計公費越高,但在投
               保不足樣本,此兩項關係並不顯著,此結果隱含具有保險業務關係的機構投資人,
               其資訊優勢或是利益衝突的角色,只有在公司有超額投保的情況才存在。


               四、敏感性測試
               (一)自我選擇偏誤
                   由於樣本年度並未包含主管機關強制投保 D&O 保險的年度,是否投保 D&O

               保險係由公司決定(Core, 1997; 陳彩稚與龐嘉慧,2008;李建然等,2015),為
               避免因為公司特性決定是否投保 D&O 保險而產生自我選擇偏誤,本文以 Heckman
               (1979) 兩階段估計法控制自我選擇偏誤的影響,設立一虛擬變數 DOYN,將有投保
               D&O 保險之公司定義為 1,否則為 0,並將可能影響投保 D&O 保險的因素納入模
               型式 (4),依據模型計算出 MILLS 變數 (Inverse Mills Ratio),將 MILLS 變數加入式 (1)


                                                     67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