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33-3
P. 58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Interactive Orientation: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Taiwan
除便於開發衍生產品或機種外,也可快速調整或組合應用,能滿足不同客戶需求(台
達電)」。學術上,Pine, Victor, and Boynton (1993) 的研究即見證了針對零組件的
模組化以達成終端產品客製化成效,近期的研究也提出以模組化方式,輔助行銷偵
測系統、促銷、訂價 (Zhao and Ma, 2017),及採取庫存與接單併用的混合戰略來預
測及製造,使高度訂製品的交貨時間,比標準訂製產品交貨時間縮短 50% (Akinc
and Meredith, 2015) 等。可以說,不論是實務或學術上均驗證了模組化應用的廣泛
性及具體成效。
2. 通則化 (Regularization)
「通則化」為「藉由與客戶達成意見一致之產品、技術、規格而制訂之標準或
規則」,是一種能簡化供需雙方溝通過程,並降低成本之機制。
舉例而言,某電路板大廠整合多數客戶規格,設計成公板或代表料號,以供客
戶應用,或經測試後略作調整,又或有特別功能或需求時以公板為主軸進行設計改
版;上述模式皆讓該廠的回應變得更迅速。又如,下游資訊電子廠商所發展的行業
標準件或通用件—所謂標準件是指結構、尺寸、標記等已完全標準化之部分,並由
專業代工廠生產的常用零組件;通用件則指一般由行業內領袖企業制訂標準,並受
行業內廣泛接受的產品,此類將產業經驗歸納運用之作法,據受訪者表示,可加速
與客戶溝通、節省研發時間、並大幅度降低失敗風險。此外,有些企業在產品策略
或成本效益考量下,部分功能採標準化,如設備、無人機的產品特徵或外觀件等,
以求規模經濟,降低產品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等各環節成本,受訪者認為此有
利於產品識別及樹立形象,增加行銷的彈性。
3. 設計嵌入 (Design In)
「設計嵌入」係指:「在產品設計上,主動納入特定任務確認或檢核機制」,
屬技術加值、源流管理或防呆除錯之機制,目的在降低可能風險與提升效能。
由於交易流程中內、外部訊息彼此串連、交互影響,且供需雙方專業經驗不同,
受訪者表示即使在需求接收階段經雙方溝通確認,讓產品特性看起來符合客戶的需
求,但後續仍有可能發生未於事前發現的潛在問題或執行上困擾,而產生不良後果。
因此,許多企業會將累積的經驗、專業知識予以彙整歸納轉換,並納入設計規劃或
管制項目中,如個案企業就常以如增設計驗證程式、邏輯除錯等作法,在初期就將
客戶存在或潛在問題即早提出因應,防患未然。
(二)「客戶權變賦權」(Contingency Empowering of Client)
本研究提出「客戶權變賦權」之概念,係指「藉由資訊剖析評估,權衡授權予
客戶之程度,以有效協同客戶共創價值」,此表示隨客戶所能共創的價值不同,而
賦予授權或僅給予選擇產品與服務的機會。
許多學者普遍認同,透過授權客戶,不但可以藉由共同制訂服務的過程,以符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