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33-3
P. 54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Interactive Orientation: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Taiwan
動與談判、自主性與決策力,以及協同等五大特徵,可區分為 20 子單元應用分類,
用以描述快速變動環境下,具互動導向特質的臺灣資訊電子業,如何引進智慧代理
技術活用調整,使傳統「互動導向」轉化為「智慧化互動導向」的實踐。例如,個
案企業藉累積個別客戶需求剖析統整,發展如模組化組件、通則化規範及設計崁入
系統等,再擴展應用於其他客戶需求;深化互動平臺連結整合程度,如生產系統,
除可讓客戶及管理人員即時掌握相關資訊外,透過品質資訊連結至技術系統,可即
時調整生產參數,確保品質或減少報廢損失;分析客戶主檔紀錄交易歷史後,與訂
單內容、生產排程、財務系統進行連結,重新配置資源,如變更與調整排程參數、
信用額度參數設定等。相關實例與訪談實證內容的引用與彙整詳見附錄二,本研究
另將 IO、IATs 形塑智慧化互動導向相關構念與具體內容整理成表 2 上方所示,爾
後說明智慧化互動導向各構念的具體內涵(如表 2 下方所示)。
整體而言,環境速變如同劍之雙刃,企業一方面可以靈活應用現今智慧技術
的動態能力與擴展特性,協助聚集更豐富的知識或資訊,此既可影響當下更延伸至
未來 (Saraf, Langdon, and Gosain, 2007);一方面也面臨多樣化、客製化、客戶策略
及專業分工的變數與風險,分析個案時發現廠商會根據不同情境,而做出具有區別
的客戶賦權決策,成為廠商回應這把利刃的策略主軸。廠商以市場情境及產業運用
為依據,採取相對應的組織管理措施,試圖保持對環境的最佳適應,動態調整與客
戶之互動模式。具體而言,當外部環境較穩定時,需求較易預測,將以提升效率或
降低成本為主;反之,面臨激烈動盪環境,市場需求不斷變化或競爭強度更強,廠
商則傾向獲取和利用異質性知識,藉由開發新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滿足客戶需求,
以此增強競爭優勢。換言之,在此高速競爭的動態情境中,廠商為求掙脫產業特殊
性的限制,會根據市場環境、交易活動資訊以及讓客戶參與協同合作,靈活地對
客戶感知,進行偏好分析、互動回應與價值評估,從而創造客戶價值 (Kumar and
Reinartz, 2012),產生一種隱含由「互動導向」到「智慧化互動導向」之現象(如圖
2)。
三、智慧化互動導向之內涵
學者和實務工作者對 B2B 提供製造技術服務公司的興趣日益濃厚,但這些公
司如運用組織和管理知識以提供新的加值解決方案 (Salunke et al., 2019),以及如何
成為其行銷利器的聯繫仍不清楚。本研究乃由「互動導向」理論及「智慧化代理技
術」的理論基礎,經由觀察及整合個案企業之內在觀點、認知及上述實際應用方法
後,提出「智慧化互動導向 (Intelligent Interaction Orientation; IIO)」之概念,並歸納
兩者的思維立論之異同(詳如附錄三所示)。IIO 本質為促使組織內部具宏觀思維,
能夠主動、高效能與高效率地與客戶交易、讓客戶體驗流程與參與決策,創造出雙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