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33-2
P. 51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3 No. 2 Aug. 2023
之關聯性的研究,考量中文文本特性,並以多項影響可讀性指標進行綜合評估,故
預期本研究可豐富該領域之相關文獻,也可提供本土證據。最後,本研究結果可提
供實務意涵。本研究證實企業會透過操弄財報資訊表達的方式來隱藏不良之行為,
因此當財報愈複雜且難以解讀時,投資人及監管機 構應意識到企業可能的潛在風險
並加以警惕,同時亦盼能為監管機構提供參考,加強監督並制定政策以約束企業對
財報的操弄行為。另一方面,本研究之結果也有助理解企業管理者行為對資訊揭露
所造成之影響,以及透過良好的治理機制可有效減緩可能的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
產業專精會計師應可作為良好公司治理機制的一環,盼能利於企業做出相關調整,
創建良好的內部監督環境,積極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以提高財報品質。
貳、文獻回顧與假說發展
本研究係探討公司避稅程度對財報可讀性的影響,並進一步探究高品質的審計
對公司避稅程度與財報可讀性間關聯之調節效果。本章分別就租稅規避、財務報表
可讀性以及會計師產業專精等相關文獻進行探討,並建立研究假說。
一、租稅規避
(一)避稅之定義
稅負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成本,如何有效降低稅負來達到淨利提升
的效果,是企業與投資人皆關心的事。公司經理人可透過避稅行為節省公司的租稅
支出,提高淨利,並增加公司價值,使股東以及自身都能享有更多利益 (Desai and
Dharmapala, 2006)。Dyreng et al. (2008) 表示當企業藉由避稅行為來減輕租稅負擔,
其減少的稅負支出可以增加企業的現金流量,使企業價值提升。然而,避稅行為是
否可真正為公司帶來好處,應同時檢視企業公司治理表現為何才可得知。公司治
理較佳的企業進行避稅的行為將能使公司價值得到提升(黃美祝與陳緯霖,2017;
Desai and Dharmapala, 2009; Wilson, 2009);但相反的,若公司治理機制不佳,其
潛在的代理問題及資訊不對稱問題都將會加劇避稅行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綜合以
上文獻可知,避稅行為可為公司帶來正反兩極的影響;但在分析避稅產生的後果前,
應先定義何謂避稅,若無正確的定義,可能會使不同的觀察者對相同的行為有不一
致的解讀結果 (Hanlon and Heitzman, 2010)。
如何定義避稅行為,文獻上至今仍無一致的定義方式。Dyreng et al. (2008) 首
先針對避稅一詞給予解釋與定義,認為避稅一詞不應被解讀為是指企業以不適當或
不合法的行為來減低稅負,反而應以較廣泛的觀點來定義,舉凡任何能夠長期降
低企業現金有效稅率之活動都可作為避稅的定義。Hanlon and Heitzman (2010) 則以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