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32.3
P. 67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2 No. 3 Dec. 2022
三、額外證據
為了提昇研究結果的內在效度,本研究另採三角驗證分析法 (Triangulation)
(Yin, 1994; 許艷、彭耀平、唐資文、鄧天強與李慶章,2020),除了前、後測的
實證結果,本研究另提供實驗「過程」的證據(過程中改良式管顧練習法與僅實施
傳統個案教學法的差異比較)、教學助教的非結構訪談內容與期末不具名回饋,進
行相互比較。
( 一 ) 學習過程中的差異(實驗組第一個程序:改良式管顧練習法)
為了確認新的個案教學法是否肇因於新奇效應(Clark, 2015; 黃政傑,2014;
羅寶鳳,2016;陳敦源等,2019),以及觀察學生行為與興趣隨著時間遷移的穩定
性 (Sun and Xie, 2020),本研究另於實驗開始的第四週,當實驗組 1(組別 3)接受
完「改良式管顧練習法」(改良式管顧練習個案教學法的第一個程序)時,立即針
對傳統個案教學法(組別 2)與改良式管顧練習個案教學法(組別 3)的參與者,
實施量表 12 的檢測,以比較「改良式管顧練習法與傳統個案教學法」的成效差異。
表 8 Panel A 列示批判思考與學習興趣之中期測試分數在二個組別的平均數與標準
差。Levene’s 同質性變異數檢定的(未表列)實證結果顯示:二個組別之批判思考
與學習興趣(總分與其各構面)分數之變異數同質性檢定,均未達 5% 的顯著水準,
表示不同組別的變異數為同質。表 8 Panel B 列示 ANOVA 的結果,實證結果顯示:
批判思考之中期測試分數在二個組別的 F 檢定下,其 F 值為 7.067,且達到統計上 5%
的顯著水準,表示改良式管顧練習個案教學法之第一個程序(改良式管顧練習法),
對於學生批判性思考的促進,優於傳統個案教學法。表 8 Panel C 之 MANOVA 的實
證結果顯示:學習興趣中期測試分數之模型達統計上 5% 的顯著水準 (Wilks’ Lambda
2
(λ)= 0.705, F=6.002, Partial Eta Squared (η )=0.295 ),個人興趣與學習興趣總分在二
個組別的 F 檢定下,其 F 值分別為 7.820 與 7.067,也達到統計上 5% 的顯著水準,
表示改良式管顧練習個案教學法之第一個程序(改良式管顧練習法),在促進學生
對於管理會計課程的個人興趣與學習興趣方面,優於傳統個案教學法。惟在情境興
趣方面,並未發現統計上顯著的差異 (F=2.287, p=0.137)。
( 二 ) 質性訪談
為了讓學生能不迎合教師自在作答,由組別 3(改良式管顧練習個案教學法)
與組別 2(傳統個案教學法)的教學助教(碩士生)於第 9-11 週實習課下課後進行
訪談。隨機訪談採非結構式,一次訪談 1-2 人,每次訪談 2-5 分鐘,只詢問「對於
12 為了控制學生填寫問卷時可能發生的記憶效應,此處「批判性思考」的問項改以 Tan (2019) 之
量表來進行。參見附錄 批判性思考技能量表(中期)。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