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39 /30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39 /30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139

臺大管理論叢

28

卷第

2

(3)

(4)

De Franco et al. (2011)

則將

i

公司及

j

公司之間每年度之可比性,以取絕對值後

過去

16

季盈餘預測數之差異數的平均值定義之,此外,為了方便解釋,作者將上

述所計算出之數值乘上負號,並定義為

ECOMP

ijt

,故當

ECOMP

ijt

之數值越大時,

則表示可比性越高。其詳細估計方式如第

(5)

式所示:

(5)

為了計算個別公司可比性強度以利後續假說測試,參考

De Franco et al. (2011)

的作法,將每年度第

i

家公司與同一產業中所有公司的可比性排序後,取前四大可

比性的平均值

(

ECOMP4

it

)

作為衡量依據。

三、測試假說

1

之研究模型:查核品質屬性與可比性

針對

H1a

:其他情況不變下,會計師事務所任期與可比性呈正相關;

H1b

:其

他情況不變下,會計師個人簽證年資與可比性呈正相關,本文提出以下模式:

(6)

其中,變數定義如下:

ECOMP4

=

即經濟基礎可比性,詳細估計方式請見前一小節;

TENURE

=

會計師事務所任期;

EXP

=

1983

年起,主查會計師個人簽證年資

7

SIZE

=

公司規模,定義為取對數後總資產;

7

本文參考

Chen, Lin, and Lin (2008)

,以二位會計師任期較長者作為主查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