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34-2
P. 175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4 No. 2 Aug. 2024




               對大型股新委託申報頻率於變革 II 便如「時間壓迫」效應(假說 1)預期盤穩健減
               少。有趣的是,正因每筆委託規模多呈增加,隱含投資人企圖藉限價簿揭露頻率加
               快多收資訊,更慎選時機一次提出較多委託張數。只不過,以上情境都未通過「多
               天期穩健」測試,尚無法排除僅是補捉到這方面委託行為調適過程中的暫時變化。
               唯獨機構投資人對大型股於變革 II 出現「多天期穩健」遞減每筆委託規模傾向,綜

               合相應情境其新委託申報頻率未如「時間壓迫」效應(假說 1)下滑、「出價積極
               度」指標穩健趨升跡象,推測拆單更加活躍。前文提及,機構投資人對大型股委託
               頻繁、急切、規模偏大,表 7 觀察隱含每盤降到 5 秒,優勢方會警惕並採隱藏交易
               行為 (Garvey and Wu, 2009)、延緩資訊外洩 (Chou and Wang, 2009) 與分散價格衝擊
               (Vayanos, 1999) 等相應動作。
                   在自然人委託交易品質方面,筆者按兩波加快措施前後(即樣本期 I.1+I.2、
               II.1+II.2)自然人對大、小型股所提委託等四種排列組合分開探討。每種情境皆合

               併群體 120 檔股票觀測值,在依序考量模型因變數 y 為新委託當盤成交率 rFc  (%)、
                                                                                         t
                                                                t
               當日成交率rF  (%)、划算度指標Sur  (#tick)、「被撿便宜」風險PK  (#tick)、「未成交」
                            t
                                                t
                                                                            t
               風險 NE  (#tick)、綜合曝險度 MX  (#tick) 下,進行一般化模型式 (5) 迴歸估計。類似
                      t
                                              t
               地,這六項委託交易品質指標因變數性質也有差,當中 PK 、NE 、MX 為正負不限
                                                                                   t
                                                                             t
                                                                       t
               連續因變數,按線型迴歸估計式 (5);百分比例的 rFc 、rF (介於 0 至 100 間)以
                                                                   t
                                                                        t
               及非負值之 Sur 皆為大小受限連續變數,以 Tobit 迴歸為實證工具估計相應迴歸式
                             t
               (7)。此處也稍作補充,上述六項除分析當盤成交率 rFc 外,餘皆無法在開盤競價取
                                                                   t
               得相應因變數據(多項指標取自日內歷次撮合結果,但開盤競價僅撮合一次),故
               其迴歸式剔除「當日趨勢指標」ẑ 這項共用解釋變數。
                                              t
                   關於加快撮合對自然人委託交易品質指標直接衝擊,表 8 節錄模型因變數分別
               為六種指標時,迴歸模型(依各指標值性質可為線性或 Tobit 迴歸式)中變革虛擬
               變量 D 前方斜率係數 β 估計結果。令顯著水準為 10%,茲將重要發現彙整如下。
                                     17
                     t
               其一,與「媒合不易」效應(假說 5)預測脗合,加快撮合穩健壓低委託當盤成交
               機率(惟小型股未達「多天期穩健」標準,不排除與加快撮合落實度偏低有關),
               佐證競價規模限縮不利尋覓交易對手,或墊高交易成本 (Schnitzlein, 1996) 等觀點。
               放眼當日成交比例,則未見變革穩健帶來負面衝擊,推測是日內撮合次數變多,足
               夠大幅抵銷每盤成交機會縮減所致。以上結果隱含,即使「媒合不易」效應僅造成
               當盤負面影響,仍恐對高時效需求自然人(例如當沖者)相關操作時帶來挑戰。其
               二,時距偏長、短情境下加快撮合讓大型股委託穩健交易在較「划算」、「吃虧」
               價位,小型股無明確影響。由於自然人「出價積極度」指標升降情形相仿(見表 7,
               甚至同在短時距之變革 II 才達「多天期穩健」標準),暗示划算度指標實證結果或
               許夾雜主觀感受因素。


                                                     167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