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34-2
P. 180

Order Choices, Order Execution Quality and Trading Volume: Evidence from Reductions in the Call Auction
               Interval



               夠能力「監看」更快揭示之限價簿資訊並適時閃避「被撿便宜」風險 (Chiao et al.,
               2017)。不難想見,逐筆撮合形同盤距再減至零,在「時間壓迫」、「觀望」效應加
               強下恐更壓抑其出手意願或出價積極狀態。
                    誠然,加快撮合也讓臺股迎來深化專業投資人市場參與度之契機,文中迴歸分
               析指出加快至 5 秒撮合頻率為提振機構投資人交易比帶來正向貢獻,這隱含逐筆交
               易可望促成股價更快速靠攏均衡、奠基資訊交易比重上揚 (Brennan and Cao, 1996)

               等有利連續競價市場發展之正向循環。依此層面解讀,對照國際股市近半交易值貢
               獻自專業投資人熟稔之高頻交易等現況 (Budish et al., 2015),筆者察覺到自然人、
               機構投資人交易占比隨撮合加快呈此消彼長態勢,大概會是臺股邁向專業投資人市
               場遠程目標下不易迴避的陣痛過程。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實證觀察還有另項實務面
               政策啟示,即可供預判「盤中零股交易」一旦加快撮合後預期有何相關影響。證交
               所自 2020 年 10 月 26 日開辦「盤中零股交易」制度迄今,政策宣導上仍以鼓勵小資、

               年輕族群參與為主,惟交易規則上採 9:10 首次競價後持續每三分鐘撮合一盤至收盤
               止,證券業者與市場人士屢聞加快撮合之期盼或呼籲。作為回應,證交所乃於 2022

               年 12 月 19 日實施「盤中零股加快撮合」新制,將零股交易由原本每三分鐘加快為
               每分鐘撮合一盤。對照本研究內容,這樣的改變較近似文中偏長時距下競價縮短之
               效果。倘以自然人對大型股委託為樣板,「盤中零股交易」加速撮合下熱門標的股
               票投資人很可能至少會升高出價積極狀態,而相關交易量能放大亦值得期待。
                    不可否認,本文尚有資料取得與模型設計侷限性,有賴後續研究補強。譬如,
               探究弱勢方委託交易品質時,迴歸分析指出自然人對大型股交易划算度似有「先升
               後降」,但這當中或許摻雜自身出價急迫與否等主觀因素。相較之下,直接分析變

               革前後自然人交易損益變化應是最貼切評量指標,但這必定須證交所釋出可辨認個
               別投資人身份之委託、成交簿紀錄方能詳實核算。此外,加快撮合適用全部上市股
               票,在「控制組」難覓下標準 DID 建模分析顯得窒礙難行。儘管筆者折衷援引「當
               日趨勢指標」控制市況或時間趨勢干擾,但拉長取樣天期觀測下卻會有部份實證結
               果不夠穩健問題(見表 7 至 9)。再者,最新研究也顯示高頻撮合下委託單失衡深
               遠影響市場流動性 (Bogousslavsky and Collin-Dufresne, 2023)。雖然筆者受限篇幅未
               涉此類討論,但這無疑也是國內集中市場加快撮合(乃至其後改制逐筆交易)相關

               措施效應值得探究之課題。後續研究若能克服資料取得瓶頸,提出更妥適迴歸模型
               或擴展政策影響探索層面,可望為交易機制變遷研究創造契機。










                                                     172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