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34-2
P. 14
Team Development Process: Its Natur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Properties)。共通屬性是相對客觀、描述性和易於觀察的團隊特徵,非源於個人的
特性,例如本研究的三個團隊有各自的任務範圍。共享屬性源於團隊成員共同擁有
的經驗、態度、知覺、價值、認知或行為,透過個人間互動、聚合、浮現而成,例
如本研究中的團隊心理安全感。共構屬性也是由個人層次特質組合而成,但捕捉的
是團隊內個人特徵的構型、分布狀況、或變異性,例如本研究中的團隊成員專業背
景的多樣性。
再者,Kozlowski, Chao, Grand, Braun, and Kuljanin (2013) 認為:浮現是一個動
態的、互動的過程,且本質上包含多層次、過程導向、和隨著時間演變三個核心概
念。中觀層次(團隊),處於微觀和宏觀的交合點上,存在著眾多浮現現象,然而
大多數團隊過程因素並沒有被當作浮現現象探討,儘管它們常具有浮現的本質,而
且,浮現最好的研究時機點是團隊剛形成時,因為已存在一段時日的團隊中,許多
浮現現象已經發生過。本研究便是從團隊成立之初開始觀察,如此可以探討多層次
因素的變化與相互影響。
二、團隊發展構面與影響因素
有關團隊發展構面,Tuckman (1965) 提出任務與人際關係兩個構面。團隊的人
際構面發展階段為:(1) 測試和依賴,(2) 團隊內衝突,(3) 團隊凝聚力的發展,以及
(4) 功能角色相關性;任務構面發展階段為則為:(1) 任務導向,(2) 對任務需求的情
緒反應,(3) 詮釋的公開交流,以及 (4) 解決方案的出現。
Jones and Bearley (2001) 認為 Tuckman 的團體發展模型太過簡化,他們根據文
獻彙整提出,團隊發展的過程會沿著任務行為與關係行為兩個構面發展,但有時候
團隊會因想要維持人際關係的和諧而犧牲任務,有時候團隊則為使工作完成而犧牲
人際關係,任務行為與關係行為可能是獨立發展,其發展可能是非線性、非階段性。
他們提到的任務行為包含四個階段:(1) 方向,(2) 組織,(3) 開放資訊流通,(4) 問
題解決;關係行為也包括四個階段:(1) 依賴,(2) 衝突,(3) 凝聚力,(4) 相互依賴。
Jones and Bearley (2001) 以上述任務與關係行為構面中的四階段建構出「團隊發展
矩陣」,並說明當團隊發展時會或多或少沿著矩陣的對角線向上移動。這並非一個
階段型的模型,它描述模式和各種行為的結合,而在矩陣中的對角線是團隊發展最
有效的行為表現。
根據上面的文獻探討可知,任務與關係行為構面可能並非獨立發展,而是會相
互影響的。但根據我們的文獻回顧,並未發現探討這兩個構面如何相互影響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希望回答的另一個問題是:團隊發展過程中,任務與人際關係兩個構
面如何相互影響?
最後,雖然許多學者認為,團隊發展歷程變化的機制、造成變化的原因是仍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