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34-2
P. 11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4 No. 2 Aug. 2024
而形塑其團隊發展過程,期能驗證或補充過去兩大團隊發展論述之部分知識缺口,
包括:影響團隊發展過程,以及導致團隊非線性發展的個人、團隊與組織層次之因
素為何?任務與關係發展兩個構面間如何相互影響?以及團隊發展間斷均衡的個
人、團隊與組織層次影響因素為何?根據研究分析結果,本研究提出 8 項命題,提
供理論研究與實務上的參考。
貳、理論背景
一、團隊發展理論模型
Kozlowski and Ilgen (2006) 將團隊定義為:(1) 2 人以上;(2) 具有共同目標;(3)
人際互動;(4) 共同執行組織賦予的任務;(5) 在工作、目標、與成果上相互合作;
(6) 擔任不同角色與職責;(7) 嵌入在組織脈絡中並受其影響。有關團隊發展,Sarri
and Galinsky (1974) 將其定義為團體內部結構、流程和文化隨時間的變化 (p.72)。眾
多的團隊發展理論被分門別類,本研究採用學者 Humphrey and Aime (2014) 的二分
法,著重討論生命週期模型和均衡模型,分述如下。
(一)生命週期模型 (Lifecycle Models)
早期團隊發展的研究集中在生命週期模型上,最早是Bales and Strodtbeck (1951)
的研究,他們提出團隊解決問題的階段為任務導向且為單一序列模式,即定向、
評估和控制三個發展階段。在 1965 年,Tuckman 回顧 55 篇文章,提出小團體研究
概要,他將團隊發展描繪成單一的連續性過程,同時包括任務與人際部份 (Oxford
1998; Gersick, 1988; Tuckman and Jensen, 1977)。 在 1977 年,Tuckman 與 Jensen 修
改模型為五個階段:形成期、風暴期、規範期、執行期與終止期(林東清、楊玉琪
與吳盛,2002);他們注意到大多數團隊似乎都經歷這些階段,且多數是按照他們
提出之順序進行,但他們並不認為所有的團隊都將線性地通過這些階段。然而,他
們提出的模型是透過對文獻的歸納,並沒有對模型進行實證,所以儘管該模型在學
術文獻或是實務中受到廣泛地引用 (Bonebright, 2010),惟至今只有一個研究對該模
型直接實證檢驗 (Runkel, Lawrence, Oldfield, Rider, and Clark, 1971),甚至 Tuckman
本人也承認他的文章存在相當大的觀察者偏見 (Tuckman and Jensen, 1977)。即使是
近期研究,Zirar, Muhammad, Upadhyay, Kumar, and Garza-Reyes (2023) 亦採用事後
訪談進行歸納,討論此模型各階段的影響因素。
後續理論家也提供許多線性的、階段式的團隊發展模型 (e.g., Kormanski and
Mozenter, 1987; Lacoursiere, 1980; Maples, 1988),此種模型成為團隊發展的典範,其
假設團隊發展是沿著一線性趨勢 (Smith, 2001),團隊展現出因時間而漸增的成熟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