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34-1
P. 158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Investors’ Perceptions of Earnings Quality: The
               Difference in Managerial Ownership Structure



               盈餘變動愈高,公司的累計異常報酬愈高;EAID 的迴歸係數未達顯著水準,顯示
               環境資訊揭露程度愈高對累積異常報酬沒有影響;UE 與 EAID 之交乘項仍然顯著為
               正(係數 0.0960,t 值 = 2.77),顯示環境資訊揭露程度越大會增加投資人對盈餘品
               質之認知。表 5 第 3 欄,以低經理人持股之樣本進行分析,低經理人持股之定義為
               經理人持股比小於樣本中位數者 (MGR < Median)。其中,UE 與 EAID 之交乘項未

               達顯著水準,顯示在低經理人持股的公司中,並未發現環境資訊揭露程度越大對投
               資人盈餘品質認知有影響。上述之結果說明,在高經理人持股之樣本群中,環境資
               訊的揭露,更容易得到投資人的青睞,進而明顯強化了投資人對盈餘品質的認知,
               支持本文假說 2 之推論;在低經理人持股的樣本群中則並未發現此結果,但仍是支
               持本文假說 2 之推論。
                    前述第 2 欄與第 3 欄之結果支持在「利益收斂假說」之下,在高經理人持股
               的企業中,公司經理人與利害關係人利益趨於一致的情況,會共同為企業經營的目

               標努力,並帶來正面效益,而與利害關係人彼此相互的監督,亦使企業資訊揭露品
               質有所提升,高經理人持股企業的投資人似乎較能信服公司在環保方面的表現與投
               入,且這樣的投入在伴隨有「未預期盈餘」(超額盈餘)的情況下,更加深了投資
               人的信心,故能提升其對盈餘品質的認知。然而,本研究並未發現在低經理人持股
               之企業中,環境資訊之揭露會影響投資人對企業盈餘品質認知的相關證據,本研究
               推論在經理人持股較低之企業中,經理人與所有權者的目標較不一致,經理人推動
               環保政策或環保支出之投資被否決的機會可能較高。在這些公司中,即便揭露較多
               與環保相關之資訊,投資人不認為環境政策的推動會真正落實,因此並不會進一步
               影響投資人對盈餘品質的認知。



                                                伍、額外分析


               一、股東會年報之環境資訊揭露指標與個別項目測試
                    本文主迴歸模型之環境資訊揭露指標 (EAID) 是由十個項目組成,包含七個從
               股東會年報所揭露之「環保支出」段落擷取相關資訊,與三個從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書所揭露之「環境永續」相關的段落之資訊加以整理。由於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並

               非所有上市櫃公司皆須強制出具,因此樣本中可能會有未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的公司。為了使本研究之環境資訊揭露指標 (EAID) 更加穩健,本文在額外分析中,
               另外建立只蒐集股東會年報資訊之環境資訊揭露指標 (EAIDSH)。其同樣是包含七個
               衡量項目,分別是 (1) 企業於年報中揭露對於環境防治方案的執行等環境改善計畫,
               或對製程、設施或是產品創新以降低環境品質的衰退有特別討論或提及 (PROG);
               (2) 企業於年報中提到其對環境保護的關心與作為 (CARE);(3) 企業於年報中揭露有


                                                     150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