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34-1
P. 149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4 No. 1 Apr. 2024
數加總,每家公司環境資訊揭露指標最高為 10 分,最低則是 0 分。
本文假說 1 著重於實證模式 (1) 中 UE 和 EAID 的交乘項,即 β 係數,本文預
3
期 UE×EAID 與 CAR 之間應為正向關係;本文假說 2 則進一步探討在高經理人持股
比的公司中,環境資訊揭露程度越大是否會增加投資人對盈餘品質之認知。有關高
經理人持股比之定義,本文參考蘇迺惠與朱珮瑜 (2020) 之研究,將公司經理人持
股數以中位數的方式進行高(低)經理人持股分群,樣本公司經理人持股數大於等
於中位數者為高經理人持股,小於中位數者為低經理人持股,並重新執行實證模型
(1)。在本文假說 2 預期下,在「高經理人持股分群」中,UE×EAID 與 CAR 之間應
為正向之顯著關係,且顯著高於「低經理人持股分群」。本文假說 2 在主迴歸之實
證模型測試中,係以分群樣本進行分析以排除低經理人持股公司特性之干擾;此外
為了使研究結果更加穩健,在額外分析中,本研究將使用交乘項方式重新驗證假說
2。
本研究另參考過去研究(方俊儒與盧正壽,2020;黃劭彥等,2019),控制
其他可能影響股價之因素,以下分述。CS 為公司規模,係以公司的期末資產總額
取自然對數而得之;公司規模可以捕捉其他遺漏變數 (Becker, DeFond, Jiambalvo,
and Subramanyam, 1998),本文控制公司規模對盈餘資訊性之影響,不預期 UE×CS
的方向。DR 為負債比率,係以公司期末負債平減公司期末資產衡量。過去文獻認
為負債比率較高之企業,其風險較高,盈餘和報酬之間的關聯性會降低 (Watts and
Zimmerman, 1978),本文控制負債比率對盈餘資訊性之影響,本文預期 UE × DR 的
係數為負。GROWTH 為成長機會,係以(期初市場價值 + 期初總負債),再除以
期初總資產,過去研究發現若公司未來有越高成長機會,其未來現金流量將越大,
盈餘反應係數也會越高 (Collins and Kothari, 1989),本文控制成長機會對對盈餘資
訊性之影響,預期 UE×GROWTH 的係數為正。BIGF 為四大查核之虛擬變數,公司
5
是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查核者為 1 ,反之則為 0,過去文獻發現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查核之財務報表,有較高之審計品質,因此會有較高之盈餘反應係數(方俊儒與盧
正壽,2020),本研究控制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查核對盈餘資訊性之影響,本文預期
UE × BIGF 的係數為正。FIRMAGE 為公司成立年數,係以公司成立年數取自然對
數衡量,本文控制公司年限對盈餘資訊性之影響,不預期 UE×FIRMAGE 之方向。
NETLOSS 為營業淨損之虛擬變數,係以虛擬變數方式衡量之,若公司稅後淨利為負
數者,設為 1,反之則為 0。過去文獻發現盈餘為損失之企業,股價資訊性相對較低,
5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係指勤業眾信 (Deloitte)、安永 (Ernst & Young; EY)、安侯建業 (KPMG) 與資
誠 (PwC)。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