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Menu](styles/mobile-menu.png)
![Page Background](./../common/page-substrates/page0092.png)
董監事暨重要職員責任保險對企業信用評等之影響
82
其中,
DO_Amt
為公司實際
D&O
投保金額以淨值平減
8
,過去文獻發現,公司訴
訟風險愈大時,風險規避之董監事以及經理人會要求公司購買
D&O
保險,並增加保
險金額做為風險補償
(Core, 1997; O’Sullivan, 2002)
。訴訟風險與公司財務風險、成長
機會、海外籌措資金、產業、股東人數等因素有關(
Core, 1997; O’Sullivan, 2002;
Chung and Wynn, 2008; Zou et al., 2008;
陳彩稚與龐嘉慧,
2008
)。首先,本文財務風
險之代理變數包括系統風險
(
Beta
)
、資產報酬率
(
ROA
)
、負債比率
(
Lev
)
、財務重編的
虛擬變數
(
Restate
)
。其次,成長機會較大的企業,面臨訴訟的風險較高,公司愈可能
購買
D&O
保險,並且可以避免投資不足的問題
(Core, 1997; O’Sullivan, 2002; Zou et
al., 2008)
,本文以市值淨值比
(
MB
)
作為成長機會之代理變數。由於國外的法律環境
與責任比臺灣嚴峻,進行海外募資活動的公司以及以國外銷貨為主的高科技產業,所
面臨的訴訟風險較大(
Chung and Wynn, 2008; Chen and Li, 2010;
陳彩稚與龐嘉慧,
2008
),故預期進行海外募資活動以及電子產業的公司,對
D&O
保險的需求較大,
本文分別包括是否發行海外有價證券
(
GDR
與
ECB
)
的虛擬變數以及電子業
(
Tech
)
的
虛擬變數。股東人數愈多,面臨股東求償的機率愈大,公司愈可能購買
D&O
保險(
Zou
et al., 2008;
陳彩稚與龐嘉慧,
2008
),故本文以股東人數取對數
(
Stock
)
納入控制。公
司規模愈大,股東可預期賠償損失愈大,發生訴訟的機率也愈高,故對
D&O
保險的
需求較大
(Core, 1997)
;但大公司因實質服務效率
(Real-service Efficiencies)
較高及破
產成本較低,反而會降低對
D&O
保險的需求
(Mayers and Smith, 1990; O’Sullivan,
2002)
,故本文以總資產取對數
(
Size
)
納入控制,但不預期影響方向。在公司治理變數
方面,獨立董事多為風險規避者,通常較會要求公司購買
D&O
保險,且
D&O
保險
亦可幫助公司延攬優秀獨立董事
(O’Sullivan, 2002; Zou et al., 2008)
,故本文納入獨立
董監事席次比率
(
Inddir
)
。當控制股東控制力或經理人持股愈高時,為追求自身效用
最大化,則較會忽略外部股東之利益,故代理成本愈大的公司愈可能去買
D&O
保險,
增加個人薪酬之保障
(Core, 1997; Zou et al., 2008)
;但當控制股東控制力或經理人持股
愈高時,與外部股東的利益會較一致,反而會降低訴訟風險;而且需分擔保險成本也
會增加,導致
D&O
保險的需求會降低
(Core, 1997)
。故本文將最終控制席次比率
(
Control
)
、最終控制持股比率
(
Controlown
)
及經理人持股比率
(
Mgtown
)
納入控制,但
不預期影響方向。
D&O
保險為董監事總薪酬之一部分,亦即
D&O
保險與其他形式薪
資互為替代品,故當其他董監事酬勞增加時,則
D&O
保險需求會降低
(Core, 1997)
;
但另一方面,董監事酬勞愈高,代表董監事所面臨的責任與風險愈大,對
D&O
保險
需求愈大(陳彩稚與龐嘉慧,
2008
),故將董監事酬勞取對數
(
Bonus
)
納入控制,但
8 D&O
投保金額以淨值平減目的係排除公司規模的效果,過去亦有文獻以總資產平減(如
Wynn,
2008
),故本文在敏感性測試另將
D&O
投保金額以總資產平減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