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創新與設計之健康照護服務設計規劃模式:以遠距照護為例
240
過程、與健康持久性。以每日血壓、血氧、血糖、與心電圖數值來衡量復原程
度;以每月健康報告書中的趨勢分析與醫師建議來記錄復原過程;以平均六個
月內門診就醫率、住院率、住院天數、急診就醫率來衡量健康持久性等。
(2)
財務指標:一方面以病人角度出發,關注病人每人平均六個月內的就醫費用、
住院費用、急診費用等健康保險支出,評估遠距照護服務創造的財務效益。
另一方面以院方立場,估算遠距照護服務所節省的成本與費用支出。
(3)
營運指標:中心與院方都希望服務規模能穩定成長,因此服務的病人人數、
上傳至平台之生理數值資料量、中心去電追蹤
(call out)
與病人來電諮詢
(call
in)
通話量等,是營運層面三項主要指標。
(4)
顧客指標:滿意度是衡量病人對服務成果與服務經驗的重要指標,中心探詢
病人滿意度時,分成儀器設備與照護服務兩部分,以進一步瞭解病人想法與
評價。
(六)遠距照護之衡量
上述四類指標中,醫療與財務指標可比較病人使用遠距照護服務前後的臨床成效
與醫療費用,是否符合以低成本追求高價值的服務概念與服務策略。營運與顧客指標
可確認從投入端到服務傳遞過程到產出端,是否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概念與服務
策略規劃,讓遠距照護服務的過程與成果都符合預期。中心於每週例行會議中匯整分
析當週的營運與顧客指標及其長期變動趨勢,並以此討論思考如何持續進行適當的調
整或改善。
四、遠距照護中心之成果
本研究以健康照護服務設計規劃模式為參考,協助個案醫院遠距照護中心逐步發
展服務概念與營運模式。過去四年該中心的部分成果如表
2
所示。
由醫療指標可知,接受遠距照護後病人的血壓與血糖數值有明顯改善。使用遠距
照護後病人每人平均一年內住院次數、住院天數、急診次數都大幅降低。財務方面,
使用遠距照護後病人的醫療支出每人平均一年不到使用前的一半。由此可知遠距照護
中心能協助病人健康獲得更好的控制,且節省開銷,符合低成本、高價值的理念。
從營運指標的表現可看出中心的服務規模逐年增長。中心於
2009
年中成立,
2010
年上傳至平台之生理數值資料量共
153,172
筆;
2011
年共
344,242
筆;
2012
年共
407,197
筆,
2013
年共
626,204
筆,連年增加。研究團隊也提醒在中心業務不斷擴張
的同時,要同步提升人員訓練以符合病人需求,且在分析個案管理師的產能分配後,
決定升級中心的實體設施與設備,供接觸人員與顧客在較佳的環境與場域中傳遞與接
受服務,並強化交班系統的功能與流程再造,以節省不必要的人力支出。另一方面,
顧客對遠距照護服務的評價卻未因服務量提升而降低,滿分
100
分的滿意度調查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