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第
26
卷第
3
期
269
2007)
。制度興業家是結合個體觀點與制度觀點,認為創新是組織參與者的個人特質與
組織結構之間相互影響演化而產生創新
(Pierce and Delbecq, 1977)
,這種創新過程不是
階段到階段
(Stage-to-stage)
的創新,而是一種動態、且隨時間連續改變的過程
(Van de
Ven and Rogers, 1988)
。
Granovetter (1985)
便指出鑲嵌於整個社會結構的所有經濟活
動,既不是講求自由意志的低度社會化
(Undersocialized)
,也不是重視文化、規範與
次文化期待的過度社會化
(Oversocialized)
;換言之,所有的行動主體都有既定的社會
脈絡
(Social Context)
,不是擁有完全理性選擇的自主性,也不是完全服膺內化的社會
價值觀,而是依其所在社會脈絡的特質,與個人行為模式的交互關係來決定其行動的
取向。
最後,策略實踐學派認為,策略並非束之高閣的抽象概念,也不是虛幻的隔空抓
藥,策略研究應該要能夠解釋管理者的策略性行動,並體現出管理者實踐策略的背景、
脈絡、以及過程,質疑以往策略研究過於強調策略的本質,而忽略了管理者實踐策略
時的運籌帷幄
(Strategizing)
與即興行動
(Improvising)
的過程
(Evetts, 2003; Jarzabkowski,
2005; Olgiati, 2010)
。因此,策略實踐學派呼籲將研究的重點聚焦在「實踐者於真實世
界中的經驗」
(what do practitioners experience out in the real world) (Sandberg and Tsoukas,
2011)
,因為任何管理者所實踐出來的策略都是遵循著一套背後的實踐邏輯
(Logic of
Practice) (Bourdieu, 1990; Jarzabkowski, 2005; Vaara and Whittington, 2012)
,而這套邏輯足
以解釋管理者採取特定策略性行動的動機與目的。
Mintzberg (1973)
算是最早從事管理
與策略行為的研究,他首先質疑管理的傳統定義,即規劃
(Planning)
、組織
(Organizing)
、
領導
(Leading)
、控制
(Controlling)
的一系列行為,接著,他透過直接觀察高階經理人
的日常工作行為,發現真正被實踐出來的策略,同時也是管理者一天中花最多時間的
地方,反而是一些看似平常的日常瑣碎之事,這樣的發現似乎與過去正式的策略性規
劃相違背,尤其在
1990
年代,
Jack Welch
在奇異的成功管理經驗,讓高階主管在策略
執行與組織再造中,所能扮演的角色更被突顯出來。
肆、台灣的研究
在本節裡,我們將根據以上所討論的意志論、命定論、互動論三種觀點,來回顧
與分析台灣科技管理研究的發展。
一、資料蒐集與整理
作為一篇回顧型的文章,理應全面且徹底地針對該領域頂尖期刊中,從相關的概
念性與實證性之作品予以著手,並且進行觀點上的差異比較
(Short, 2009)
,因此,本
文鎖定
TSSCI
管理學門的中文期刊進行分析。根據
TSSCI
管理學門最新的收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