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第
26
卷第
3
期
265
聯想、質疑、觀察、實驗、以及建立人脈這五種技能。除此之外,策略本身必須以個
人或專業經理人作為載具,才得以被具體實踐
(Jarzabkowski, 2005; Mintzberg, 1973;
Muzio, Brock, and Suddaby, 2013; Whittington, 1996)
,所以意志論通常是探討策略管理
的第一步,以下本文透過個人、組織、以及國家三個層次進行說明,相關的科技管理
理論包含:創業家精神、資源基礎觀點、以及動態能力等。
在意志論觀點之下,個人被認為具備獨特的能力與洞察力來克服所有的障礙,如
同一隻看得見的手,在組織內進行資源的調配與策略性規劃
(Ansoff, 1965; Chandler,
1977)
,個人的角色在決策過程中被突顯出來,甚至能對制度與結構進行強而有力的抗
辯,或是在組織中主導創新變革
(Daft, 1978; Hage and Dewar, 1973; Howell and Higgins,
1990)
。
Schumpeter and Opie (1934)
所強調的企業家精神可以算是這觀點下最早的論
述。他們認為企業家是藉由自身的能力與洞見,將生產要素進行重新組合,推動資本
主義下產業結構的創造性破壞
(Creative Destruction) (Schumpeter, 1942)
,同時也是經濟
改革的推動者,他們改良或撤除舊有的生產型態,或藉由新市場與新產品的開發推動
經濟發展,獲取超額的利潤。接著,
Penrose (1959)
探討企業成長的理論時,指出企業
家在市場中找尋機會,並利用自身的管理能力驅使組織成長。
Drucker (1985)
將這一
理念更推進一步,聲稱創新的過程是企業家有目的性的安排,他們主動尋求變化、對
變化做出反應、並將變化視為機會的人。但是,對於企業家精神的研究,如果只探討
企業家本身的人格特質與認知心理,我們仍然無法具體得知企業家究竟是透過何種手
段,發揮其運籌帷幄的本領。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在意志論的觀點下,最直接、且具體的策略過
程就是動員與分配組織內部的資源,策略決定一切,包括所有的資源配置與組織設計;
換言之,結構必須追隨策略
(Structure Follows Strategy) (Chandler, 1962)
。例如:資源
基礎觀點賦予管理者配置資源組合
(Resource Portfolio)
的能力來創造出獨特的競爭優
勢
(Wernerfelt, 1984)
,圍繞在核心資源上進行策略性行動,尤其是有價值性、稀少、
無法被完全模仿、以及不可被替代的資源,更能夠形塑出獨特的競爭優勢
(Barney,
1991; Eisenhardt and Martin, 2000)
。而動態能力源自於資源基礎觀點,與其不同之處在
於:動態能力更加突顯出管理者面對環境變化的回應能力
(Eisenhardt and Martin, 2000;
Teece et al., 1997; Winter, 2003)
。除此之外,管理者也可以透過內部機制與管理工具,
諸如平衡計分卡
(Balance Score Card; BSC)
、目標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MBO)
、或是調整股權結構等方法,來達到策略性行動的目標。
在國家的層次上,國際企業之間的跨國競爭,
Mathews (2006)
以亞洲國家為例,
認為缺乏資源的後進者,必須仰賴三個階段的進入模式:連結、槓桿、學習
(Linkage-
leverage-learning) (cf. Agarwal and Ramaswami, 1992; Dunning, 1988)
,而這個理論模型
也是基於資源的觀點出發。首先,後進廠商會想辦法從外部的環境中找尋可利用的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