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66 / 32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66 / 32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科技管理三重奏:策略視角的分析與評論

266

源,特別是與已開發國家的成熟廠商,或是多國際籍企業產生「連結」關係。接著,

善用這層連結的關係,發揮資源「槓桿」的效果,以圖源源不絕地引進與汲取所需要

的資源、知識或能力。經由資源的連結與槓桿,企業就能逐步地「學習」領先者的技

術,並累積經驗。

二、命定論

傳統策略管理中,尚有另一種命題是源自於工業組織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O)

的核心思想,也就是結構決定策略的主張,例如:

Bain / Mason

分析典範的「結構-

行為-績效」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S-C-P) (Bain, 1956; Mason, 1939; Porter,

1981; Scherer, 1980)

,強調市場的結構特徵對於企業的行為(策略)產生決定性的影

響,而企業的行為(策略)又決定了其在市場中運行的績效,因此,奉行

S-C-P

的學

者就會強調結構的特徵,例如:組織環境

(Duncan, 1972)

、結構變數

(Zaltman, Robert,

and Jonny, 1973)

、以及策略類型

(Saren, 1987)

等,較少關注組織的資源、核心能力、

以及決策過程等變數,

Porter (1980, 1985)

的五力分析與一般競爭理論便是奠基於此

(McWilliams and Smart, 1993; Porter, 1981)

。權變理論

(Contingency Theory)

則是將環境

視為一個策略函數的調節變數

(Moderator)

,不同的環境會導致不同的策略,而這些環

境變數包含結構、人員、技術、文化等因素,因此,隨著環境的變化,策略也要隨之

調整

(Hambrick, 1983; Hofer, 1975; Lee and Miller, 1996; Lindsay and Rue, 1980; Luthans,

1976)

。在此觀點下,廠商的行為似乎已經被客觀條件命定了

(Determined)

,管理者缺

乏施展策略的空間,彷彿被一個鐵的牢籠

(Iron Cage)

給束縛住

(DiMaggio and Powell,

1983)

1

,只能任由外在的制度予以安排。相關的科技管理理論包含:制度理論、技術

命定論、以及混沌理論等。

代表學派-制度理論,援引了社會學家

Pierre Bourdieu

的「場域」

(Field)

,認為鑲

嵌於同樣組織場域

(Organizational Field)

的眾多組織與行為人,會受到諸如政治、法令、

文化與社會規範的約束

(DiMaggio and Powell, 1991; Hamilton and Biggart, 1988; Zucker,

1977)

。據此,組織與行為人必須對此遊戲規則予以妥協與配合

(North, 1990)

,設法制

度化

(Institutionalization)

,以便在其中取得合法性

(Legitimacy)

的地位,減少來自制度

的壓力。制度化是由三股力量所構成:強制的

(Coercive)

、模仿的

(Mimetic)

、以及規

範的

(Normative)

力量

(DiMaggio and Powell, 1983)

,在此三者的交互作用下,會使得組

織的行為趨於相似,產生一致順服的行為,即「趨同化」

(Isomorphism)

的現象

1 DiMaggio and Powell (1983)

文中「鐵籠」的概念來自於社會學家

Max Weber

,在其著作《新教倫

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認為,由於現代文明過於追

求理性化的結果,社會與組織的結構呈現出官僚式僵化,彷彿一個鐵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