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三重奏:策略視角的分析與評論
268
以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保有靈活的彈性
(Brown and Eisenhardt, 1998)
。
其他類似的命定論下的科技管理理論,像是產業發展與景氣循環
(Schumpeter,
1942)
、國家創新系統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 (Lundvall, 1992)
、產官學三股
螺旋的合作
(Triple Helix) (Leydesdorff, 2000)
、政府制訂的科技政策
(S&T Policy)
等,
都闡明了存在於制度底下的廠商或管理者,必須設法與制度進行銜接與配合,並隨著
制度的演化調整策略。
三、互動論
行文至此,本文歸納了在意志論以及命定論下科技管理理論的發展,這兩種概
念看似是二元對立
(Dualism)
,但結構本身其實隱含著相輔相成的雙重性
(Duality)
,
兼具使動
(Enabling)
和制約
(Constraining)
兩種特質
(Bourdieu, 1990; Giddens, 1984;
Foucault, 1972)
,「⋯所有社會系統中的結構特徵同時具備使動與制約」
(
⋯
all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social systems are enabling as well as constraining) (Giddens,
1984)
;換言之,結構本身既是限制,也是充滿生機的機會,且主、客觀之間會產生協
調的互動,沒有任何一方可以單方面約束對方。主觀實體透過社會化的堆疊產生客觀
實體,諸如制度、文化、習慣等,而客觀實體又可以透過社會控制等手段來影響主觀
實體的自我認同
(Berger and Luckmann, 1966)
,制度本身也會受到個體行為的影響,產
生去制度化
(Deinstitutionalization)
的現象
(Davis, Diekmann, and Tinsley, 1994; Oliver,
1992)
,而通常以帶有歷史脈絡的視野來分析組織議題,也會以此種觀點進行研究
(see
Tripsas and Gavetti, 2000)
。對於結構與策略之間的牽引,
Mintzberg (1990)
認為兩者就
像是左腳與右腳之間的相互協調,「沒有一方掌握優先權」
(None Takes Precedence)
,
而
McWilliams and Smart (1993)
反對傳統工業組織中
S-C-P
的分析模型,提出以效率
與動態為基礎的策略分析觀點。據此,本文認為第三種策略是強調制度與行動者之間
的互動論,制度興業家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以及策略實踐
(Strategy-as-
practice)
,都是此觀點下的策略理論。
面對從制度而來的壓力,組織可以發展出獨特的制度邏輯
(Institutional Logics)
(Sine and David, 2003)
或是制度策略
(Institutional Strategy) (Lawrence, 1999)
,來降低制
度所帶來的影響,創造意志論的策略空間。行動者可以透過像是默認
(Acquiescence)
、
和解
(Compromise)
、規避
(Avoidance)
、挑戰
(Defiance)
、與操弄
(Manipulation)
等策略
性回應來與制度互動
(Oliver, 1991)
,換言之,行動者不一定要被動地受到制度管轄,
規避、乃至於挑戰都是可能的策略。因此,這就造就了制度興業家,他們具備足夠的
能力來動員資源、改變規則,最終扭轉整個局面,創造新的結構
(Battilana, Leca, and
Boxenbaum, 2009; Lee and Hung, 2014; Maguire, Hardy, and Lawrence, 2004; Zil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