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60 / 32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60 / 32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科技管理三重奏:策略視角的分析與評論

260

躍程度。我國的學者中,吳思華

(1996)

也歸納出九種不同的策略說法,分別是結構說、

價值說、效率說、資源說、統治說、互賴說、競局說、風險說、生態說。由此可知,

策略管理的思維與見解,在過去數十年之間的變化可謂是多面向的

(Ketchen et al.,

2008)

。策略管理作為科技管理的母學科,在探討科技管理研究以前,回顧策略管理的

發展有其必要性。據此,我們參考過往的研究

(e.g., Boyd et al., 2005; Bracker, 1980;

Hofer, 1976; Ketchen et al., 2008; Nerur, Rasheed, and Natarajan, 2008; Phelan, Ferreira,

and Salvador, 2002; Porter, 1996; Shapiro, 1989; Whittington, 1993)

,以及我們本身對這

個領域的了解,將策略管理的發展歷史分成六個階段。

一、

1930

年代以前:營運效能

20

世紀初管理者的目標就是運用最少的資源獲得最大的產出,進行效率生產,因

此發展出泰勒主義

(Taylorism)

以及福特主義

(Fordism)

;前者將重點放在專業化的生

產,後者則是追求有效率的分工。

Frederick Taylor

受雇於伯利恆鋼鐵公司時(

1898

1901

年),透過科學方法觀察與研究工人的動作與工具,設計出最適合工人使用的

鏟子,減少動作上的浪費。而福特汽車公司的

Henry Ford

在參考芝加哥的一家肉食品

加工廠後,設計出足以大量生產

T

型車

(Model T)

的裝配線。根據統計,自

1913

起的十年內,福特汽車的產量逐年增加一倍

(Hounshell, 1985)

。由此可知,泰勒主義

與福特主義揭露了當時的策略重點擺在生產線的專業化與量產,追求的是營運效能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接著,

1930

年代的策略重點開始從低層次的作業流程,移

往高層次的戰略目標。時任通用汽車公司

(General Motor)

總裁的

Alfred Sloan

,根據

他的管理經驗得出一個結論:高階管理者應該關心的是企業的長期發展,而非每天的

日常活動。從此,策略便與追求營運效能的作業流程分道揚鑣。

二、

1940

1950

年代:最佳化決策與策略規劃

1940

1950

年代,一方面適逢二次世界大戰,因為戰爭的需要,產生了許多決

策上的數量方法,例如:分析政治談判的賽局理論

(Game Theory) (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 1944)

以及預算控制

(Budget Controlling)

等。另一方面,大型電腦與計算

機開始從美國官方流入民間企業,企業開始學會如何使用電腦來處理複雜的管理問

題。因此,這一時期的策略重點放在如何透過數量與模擬的方法,在既定的條件限制

下求取最佳解

(Optimal Solution)

。自

1950

年代開始,因為組織與決策理論的蓬勃發展,

正式的策略規劃

(Strategic Planning)

開始盛行,強調由上到下的規劃過程,整合各功

能別的人員來完成組織所設定的長期目標與短期任務

(Ansoff, 1965; Chandler, 1962)

例如:奇異

(General Electric; GE)

、美國國防部與學術界就發展出許多複雜的規劃模型,

像是線性規劃、專案計畫評估查核技術、路徑法、等候理論等,以便幫助管理者找到

最佳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