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61 / 32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61 / 32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臺大管理論叢

26

卷第

3

261

三、

1960

1970

年代:多角化策略

此時期不僅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國際之間的競爭也急速上升,尤其是當

美國企業面對日本戰後復甦所帶來的挑戰,諸如日本的汽車工業、半導體產業與家電

用品,外部的威脅與機會成為不可忽視的策略構面,尤其當機會出現時,就刺激企業

從事多角化經營

(Diversification)

Ansoff (1957)

便認為,美國企業要追求成長只有四

種策略:增加市場滲透、產品開發、新市場開發、以及多角化策略,而只有多角化策

略所帶來的成長是最大、最顯著的。因此,企業界發展出像是

SWOT

分析的策略工具,

能夠更清楚定義企業與其內部策略性事業單位

(Strategic Business Unit; SBU)

的範疇與

功能。同時,快速的多角化擴張,使得顧問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當中最有名

的就是成立於

1963

年的波士頓顧問集團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

,這些顧問

公司同樣發展出許多新的策略分析架構,包括:成長/市占矩陣

(Growth Share

Matrix)

(又稱為

BCG

矩陣)、經驗曲線

(Experience Curve)

、以及

GE

-麥肯錫矩陣

(GE-McKinsey Matrix)

,用來分析不同事業單位的相對優勢與成長方向。

四、

1980

年代:

Michael Porter

與市場定位

1980

年具有代表性的策略期刊《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MJ)

創刊,隔

年其所屬的學術研討會

Strategy Management Society (SMS)

也在英國倫敦舉辦。

SMJ

以及

SMS

的誕生均標誌著策略管理開始在學術社群中有較系統性的發展,並在往後

的數十年中,所探討的議題與研究方法日新月異

(Ketchen et al., 2008; Mintzberg et al.,

1998)

,使得策略管理成為一個較為成熟的管理領域

(Boyd et al., 2005)

。此時期對於學

術界最有影響力的學者包含:

Michael Porter

Jeffrey Pfeffer

Oliver Williamson

、以及

Henry Mintzberg

(Nerur et al., 2008)

,其中尤以

Michael Porter

一系列有關於競爭優

(Competitive Advantage)

與定位

(Positioning)

的著作,更是重新定義了策略管理的內

(Wright, 1987)

Porter (1996)

認為過去經理人所追求的營運效能並不能算是真正的策略,過於強

調營運效能的結果就是長期投資能力的削弱。除此之外,他認為在談論策略以前,企

業必須要先找到屬於自己的產業定位,否則只是空談。因此,

Michael Porter

的策略

理論被歸類為定位學派

(Mintzberg et al., 1998)

,其所發展出來的工具就是五力分析

(Five-force Analysis) (Porter, 1980)

。接著,

Porter (1985)

提出一般競爭理論

(Generic

Competitive Strategies)

,揭示三種基本策略:成本領導

(Cost Leadership)

、差異化

(Differentiation)

、集中化

(Focus)

。企業為了產生優於競爭對手的績效,應該專注於其

中一種策略,假若同時追求兩種以上的策略,將陷入困境

(Stuck in the Middle) (Porter,

1985)

。無論是成本領導、差異化、或是集中化策略,都在追求廠商之間的差異化程度;

換言之,如果想要在產業中獲得競爭優勢,最好的策略就是跟別人不同。此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