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第
26
卷第
3
期
261
三、
1960
~
1970
年代:多角化策略
此時期不僅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國際之間的競爭也急速上升,尤其是當
美國企業面對日本戰後復甦所帶來的挑戰,諸如日本的汽車工業、半導體產業與家電
用品,外部的威脅與機會成為不可忽視的策略構面,尤其當機會出現時,就刺激企業
從事多角化經營
(Diversification)
。
Ansoff (1957)
便認為,美國企業要追求成長只有四
種策略:增加市場滲透、產品開發、新市場開發、以及多角化策略,而只有多角化策
略所帶來的成長是最大、最顯著的。因此,企業界發展出像是
SWOT
分析的策略工具,
能夠更清楚定義企業與其內部策略性事業單位
(Strategic Business Unit; SBU)
的範疇與
功能。同時,快速的多角化擴張,使得顧問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當中最有名
的就是成立於
1963
年的波士頓顧問集團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
,這些顧問
公司同樣發展出許多新的策略分析架構,包括:成長/市占矩陣
(Growth Share
Matrix)
(又稱為
BCG
矩陣)、經驗曲線
(Experience Curve)
、以及
GE
-麥肯錫矩陣
(GE-McKinsey Matrix)
,用來分析不同事業單位的相對優勢與成長方向。
四、
1980
年代:
Michael Porter
與市場定位
1980
年具有代表性的策略期刊《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SMJ)
創刊,隔
年其所屬的學術研討會
Strategy Management Society (SMS)
也在英國倫敦舉辦。
SMJ
以及
SMS
的誕生均標誌著策略管理開始在學術社群中有較系統性的發展,並在往後
的數十年中,所探討的議題與研究方法日新月異
(Ketchen et al., 2008; Mintzberg et al.,
1998)
,使得策略管理成為一個較為成熟的管理領域
(Boyd et al., 2005)
。此時期對於學
術界最有影響力的學者包含:
Michael Porter
、
Jeffrey Pfeffer
、
Oliver Williamson
、以及
Henry Mintzberg
等
(Nerur et al., 2008)
,其中尤以
Michael Porter
一系列有關於競爭優
勢
(Competitive Advantage)
與定位
(Positioning)
的著作,更是重新定義了策略管理的內
涵
(Wright, 1987)
。
Porter (1996)
認為過去經理人所追求的營運效能並不能算是真正的策略,過於強
調營運效能的結果就是長期投資能力的削弱。除此之外,他認為在談論策略以前,企
業必須要先找到屬於自己的產業定位,否則只是空談。因此,
Michael Porter
的策略
理論被歸類為定位學派
(Mintzberg et al., 1998)
,其所發展出來的工具就是五力分析
(Five-force Analysis) (Porter, 1980)
。接著,
Porter (1985)
提出一般競爭理論
(Generic
Competitive Strategies)
,揭示三種基本策略:成本領導
(Cost Leadership)
、差異化
(Differentiation)
、集中化
(Focus)
。企業為了產生優於競爭對手的績效,應該專注於其
中一種策略,假若同時追求兩種以上的策略,將陷入困境
(Stuck in the Middle) (Porter,
1985)
。無論是成本領導、差異化、或是集中化策略,都在追求廠商之間的差異化程度;
換言之,如果想要在產業中獲得競爭優勢,最好的策略就是跟別人不同。此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