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Menu](styles/mobile-menu.png)
![Page Background](./../common/page-substrates/page0112.png)
製藥廠顧客利潤之決定因素:個案分析
102
之銷管費用。可直接歸屬顧客之費用主要包括運費、交際費、贈品與試用品費用、訂
單成本、收款成本、退貨成本、收款獎金與銷售獎金等;不可直接歸屬顧客之費用,
主要為差旅費與企劃服務費用,因無法有效歸屬於特定顧客,個案公司依據銷售藥品
的產品成本作為此間接成本的分攤基礎,將不可歸屬顧客之總費用除以總銷貨成本得
到之比率,依據各產品成本乘上固定分攤率,進行此類成本的分攤。
(二)自變數
由於個案公司是製藥業者,為確保訂單處理之正確性,對顧客訂單採一物一單的
處理方式。依作業基礎成本制的概念,每次訂單處理成本均有相當高比例的固定成本。
因此,訂單規模小時,相對訂單處理成本就高,顧客利潤貢獻也會因而下降。我們以
顧客整年度之出貨傳票數為基礎,計算顧客之平均訂單規模
(OrderScale)
= 顧客年度
購藥金額 ÷ 顧客年度之出貨傳票數。
醫院與醫師在用藥時,同一種藥效常有不同替代藥品可供使用,例如國外藥品或
國內藥品,不同製藥公司功能相似之藥品互有替代性。因此,製藥公司常要花費相當
的顧客維繫成本,才能得到醫院與醫師選用其藥品的機會。雖然顧客維繫成本為顧客
利潤貢獻之減項,但當維繫成本發揮效益時,就可以達成邊際貢獻大於邊際成本的作
用,而提升顧客利潤貢獻。製藥業在產品的促銷上,使用贈品、試用樣品、及交際費
等方式以增加銷售量的行銷手法行之有年,因此本文之顧客維繫成本
(MaintainCost)
包括特賣廣告費、試用樣品費、交際費等項。
依
80/20
法則可知,公司的顧客可區分為大顧客(顧客採購金額大)及小顧客(顧
客採購金額小)。過去已有不少研究發現,提高顧客年購藥規模會增加顧客利潤貢獻,
因此我們以顧客之年訂購淨額
(Y_O_Amount)
衡量顧客年度購藥規模。
科技產業的特點之一是產品創新速度快而且新產品的利潤通常較高;製藥業也有
類似的情況,相對於舊藥的利潤,新藥的利潤通常較高。因此,在競爭激烈的製藥環
境中,新產品的研發上市是獲利的重要因素。個案公司西藥產品以上市三年界定新藥。
我們定義顧客新產品購買率如下:新產品購買率
(N_P_Ratio)
=(顧客年度新產品訂
購金額÷ 顧客年度所有產品訂購金額)×
100
。
本研究於實證分析時,考慮顧客是否為醫院型態、是否為簽約顧客與顧客關係長
短等三項變數對顧客利潤貢獻的影響,將之作為控制變數。對個案公司而言,顧客可
分為醫院與非醫院(例如:診所)兩大類。我們以虛擬變數
(Hospital)
區分這兩類顧客:
屬於醫院顧客為
1
,其餘為
0
。
個案公司為維持客源與銷售收入的穩定,常採用簽訂買賣合約的方式爭取顧客持
續購藥,我們將顧客依是否簽訂買賣合約,區分為兩大類:簽約顧客與非簽約顧客,
並以虛擬變數
(Contract)
表示,
1
代表簽約顧客,
0
表示非簽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