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Menu](styles/mobile-menu.png)
![Page Background](./../common/page-substrates/page0107.png)
臺大管理論叢
第
26
卷第
3
期
97
加,金額較大(小)的訂單,每一元收入的單位成本相對較低(高),每一元收入之
利潤貢獻也較高(低)。因此,顧客利潤貢獻與其訂單規模有關,當顧客的訂單規模
較大(每筆訂單採購金額較高)時,其利潤貢獻也較大。與顧客訂單規模相對的概念
是顧客訂單次數。相同採購金額的兩位顧客,訂單次數較少者,其平均訂單規模較大。
Niraj et al. (2001)
發現客戶訂單次數多寡是影響顧客利潤貢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
訂單次數多,相對的訂單處理次數也多,訂單處理總成本也較高,顧客利潤貢獻因而
降低。就作業基礎成本制而言,顧客層級成本主要包括維繫顧客關係的成本(例如顧
客信用評估與監控成本,應收帳款監管成本等),其性質類似固定成本,因此大顧客
之平均顧客層級成本相對較低。故本文推論顧客之平均訂單規模越大,年度採購金額
越大,其顧客利潤貢獻也越大。
在顧客關係管理上,公司常須花費相當資源才能與顧客維持良好的往來關係。公
司花費在每位顧客的關係成本,因顧客而異,形成有些是高收益低成本的顧客(例如,
採購金額大,但顧客關係維繫成本小),而有些則是低收益高成本的顧客。
Sharma
(2008)
指出公司應針對不同顧客群採取不同的對應措施,對有些顧客應提高產品價格,
對有些顧客應將其訂單外包,另對有些顧客應讓其離開公司。他的論點呼應管理會計
之作業基礎管理制度
(Activity-based Management)
的觀念。舉例說明,公司透過作業
基礎成本制釐清成本歸屬後,可能發現部分客戶實質上耗用相當多公司資源卻無法為
公司創造利潤,如不能提高售價則應該考慮放棄該客戶。
Sharma (2008)
將顧客維繫成
本分成三大類:財務成本(例如給予價格優惠之成本),服務成本(例如產品維修成本)
及員工成本(例如維護顧客關係的員工成本)等。有些顧客對公司產品的基本知識不
足,常因產品使用不當而要求過多的產品服務資源,導致顧客關係維繫成本過高,使
顧客利潤貢獻下降、消失或甚至成為負利潤貢獻的顧客。就製藥業而言,試用樣品是
常見的顧客關係維繫成本之一。試用樣品可以協助醫師培養病人用藥習慣,也有助醫
師相信產品對病人有幫助而增加用藥。製藥公司與顧客(包括醫院與醫生)間的交際
費,是不可忽視的顧客關係維繫成本,製藥公司對顧客常有旅遊招待或直接提供佣金
等各種隱形交易成本(李鈞,
2004
),這些成本均會影響顧客的利潤貢獻。
顧客對公司採購商品之類型也會影響公司之獲利,因為新開發產品的利潤往往較
高。
Langerak and Hultink (2005)
探討新產品開發速度對新產品獲利之影響,發現新產
品研發速度與產品獲利有顯著正向關聯。
Langerak, Hultink, and Griffin (2008)
指出新
產品獲利應同時從成本面與收入面加以考量。在收入面,新產品常有價格優勢,因為
新產品常有較好的功能,且可能受到專利權的保護,能以較高價格銷售,因此新產品
的利潤貢獻較高。綜合以上的文獻,可以發現顧客平均訂單規模、年度採購規模、顧
客關係維繫成本、與新產品購買率等四項,均可能透過對經營成本或收益之影響,進
而提高或降低顧客利潤貢獻。由此建立假說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