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83 / 37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83 / 37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臺大管理論叢

26

卷第

2

283

在深度訪談方面,本研究以任務科技配適度、社會認知理論及組織凝聚力為理論

基礎,設計一半結構式之訪談大綱共十二題,內容包括詢問受訪者對其工作性質之描

述、工作時使用資訊系統之情形與想法、對於資訊系統之評價及對於工作績效之想法

等。而由於法官及書記官是法院資訊系統的主要使用者,於本次深度訪談中,本研究

設定法官及書記官為主要訪談對象,訪談人員為法院中之資訊系統開發人員,對於資

訊系統之各項功能、應用範疇及使用情形有深入的瞭解,亦熟悉本研究情境,有助於

增進深度訪談取得資料之效度。本研究之深度訪談,共訪談

2

位法官及

7

位書記官共

9

位司法人員,訪談中有

6

名書記官部分因研究時間限制,採一對多方式進行訪談,

餘受訪者均為一對一訪談,每位受訪者平均訪談時間約為

40

分鐘至一小時不等。深

度訪談內容經本研究轉繕逐字稿,以便於後續分析之用。依據深度訪談結果,本研究

於「任務特性」構面中新增「即時性」子構面,另納入個人適應力為研究構面,並修

正「科技特性」之衡量問項。此外,深度訪談資料,並用於檢視本研究所提出之研究

模型各假設間之關係,以再次確認研究模型。

整合前述文獻探討、深度訪談及專家就問卷內容討論之結果,本研究各研究變項

之題數、範例問項與參考來源,統整如下表

1

所示:

1

本研究構面之衡量題數、範例問項及參考來源彙整表

研究構面 子構面 題數

範例問項

參考來源

任務特性

在司法案件的審理或是司法業務的承辦時,

模糊性

3

我經常處理不同狀況或尚待釐清的問題。

Goodhue and

Thompson (1995)

相互依賴性

3

我經常需要參考其他人建立的案件資料。

即時性

2

我必須快速且即時地回應民眾、上司或同儕的

要求。

本研究

科技特性

請問您是否贊同您所常用之資訊系統符合以下特性:

6

系統裡的資料總是最新的。

Goodhue and

Thompson (1995)

本研究

個人適應力

請依您的個人情況,勾選最適合您的答案。

8

我會思考該如何運用系統功能,來改善工作的

效能。

Byham and Moyer

(1996)

任務科技配適度

請以您常用的資訊系統,回答以下問題:

16

我所需要的資料,是以易讀且易理解的格式顯

示的。

Goodhue (1998)

系統自我效能

當我使用我常用的系統時……

6

我知道遇到什麼問題,該以什麼系統功能來解

決。

Compeau et al.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