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69 /34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69 /34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臺大管理論叢

27

卷第

2S

69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情境:台灣大車隊

本研究以台灣規模最大的台灣大車隊計程車駕駛司機作為研究對象。台灣大車隊

2001

年自新加坡康福車隊引進衛星派遣技術(命名為

iCall

),希望提供公平的媒

合機制;

iCall

系統利用

GPS

科技來撮合計程車的供給與需求,有效解決資訊不對稱

問題。但此一媒合技術卻仍無法提供司機產生服務需求的預測資訊,司機仍必須付出

相當高的搜尋成本尋找顧客。然而,台灣大車隊為管理司機服務產能設計空中排班點

派遣的管理創新機制,將

GPS

派遣的服務庫存進行適時、適地的誘導與配置。主要在

解決大台北特定區域經常缺車,派車中心時常無法提供車輛派遣的困境。

台灣大車隊於

2006

年研發「空中排班點」創新機制。該車隊藉由分析歷史派遣

資料及利用地理資訊系統的網格技術,將坐車需求高的特定區域劃為虛擬排班點,提

供司機叫車熱點範圍的空中排班機會。換言之,司機進入空中排班點區域,也就進入

了一個較多載客機會的區域。當司機進入某空中排班區域提出空中排班請求後,系統

會自動分配一個派車序號,並依照順序派遣即時任務。空中排班點的排班序號就如同

司機抽取了一張號碼牌,除了可按號碼順序排隊執行派遣任務之外,又同時可在這個

區域內自由繞行,尋找路招客人。相較於

GPS

衛星派遣的技術創新,此種提供司機更

精準的載客需求資訊,創造多重的載客機會,是一種更精緻的交通服務創新。

二、研究樣本與分析方法

本研究蒐集自台灣大車隊資訊部提供

2006

5

19

日至

2006

5

30

日間,

隨機取樣之

300

位計程車駕駛,共

12

天的駕駛派遣系統的

GPS

紀錄與資訊,包含計

程車駕駛每天工作的繞行時間與空間資料。在台灣大車隊的系統中,每一輛車約

30

秒到一分鐘會回傳一筆

GIS

資料給派遣中心,顯示目前車輛的狀態;其中包括:車輛

回傳資料的時間點、車輛所在的經緯度、派遣系統關機、派遣系統開機、承接乘客時

間、乘客下車時間、車輛地點定時回報、車輛跨區回報等資訊。由於

12

天間

300

的司機資料量回傳量非常龐大,以本研究駕駛每日平均工作小時

10.275

小時計算,一

位司機

12

天會有

14,796

筆資料,

300

位駕駛共約有

444

萬筆資料。

資料探勘是由大量資料中挖掘出隱藏知識的重要技術。在探勘出

12

天龐大的駕

駛派遣資料後,本研究採用兩階段的資料處理與分析,分別是「自動化行為分析模式」

及「統計分析」。首先,在「自動化行為分析模式」階段,乃是利用時間序列

(Time

Series)

的時間空間分析技術,從駕駛軌跡與派遣資料解構出各種能表達軌跡特徵屬性

的構面(這些構面由本研究定義,在測量一節中說明)。為了計算如此大量的資料量,

我們將這些回傳的

GIS

資料利用

MySQL

撰寫

Java

程式碼進行資料轉換與分析,最後

再將演算成果進行輸出。也就是說,藉由駕駛車機回傳的狀態資料來分析駕駛的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