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56 /34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56 /34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壽險公司銀行保險通路策略會不會受到競爭者行為的影響:動態競爭觀點之探討

156

第一項「銀行保險通路保費收入對總保費收入比例

(

Str_Banc1

it

)

」,代表保險公

司業務垂直整合程度的策略選擇,銀行通路對壽險公司而言屬外部通路,而業務員為

內部化的通路,當此一比率越高,代表保險公司在整體價值活動的選擇上,選擇垂直

整合程度越低的策略,反之,則是採取垂直整合程度越高的策略。因為銀行通路客戶

屬性與銷售商品與業務員不同,因此這個比率高低的不同,亦代表目標市場與區隔策

略選擇上之不同。而第二項變數「銀行保險通路保費收入的金額

(

Str_Banc2

it

)

」越高,

代表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的策略選擇,因此當此一金額越高,代表在銀行保險市場選

擇更積極的策略。

此外,壽險公司在市場的占有率對於消費者印象有許多意義,保險業不同於其他

行業,保險商品屬無形商品且期間長,被保險人在購買保險商品時,會考量壽險公司

的規模與聲譽,隨著保費與資產市占排名的提升,市場聲譽也會隨之上升,提高或降

低銀行保險通路保費收入的金額,也是重要策略的考量,因此本研究利用這兩項策略

變數,衡量銀行保險策略變動,希望能有更完整衡量。其中銀行保險通路保費收入對

總保費收入比例的變動(以下簡稱銀行保險比例變動),以及銀行保險通路保費收入

金額的變動(以下簡稱銀行保險金額變動),此變動數的計算為各該比率以及金額

t

度的數據減去

t-1

年度的數據,用以代表在保險業在該年度銀行保險通路策略的變動。

關於競爭者的定義,本文利用總保費收入排名作為定義競爭者的基礎,從實務上

觀察,壽險公司相當重視市場上保費收入的排名,而以

Chen et al. (2007)

提出的競爭

觀點,排名接近的壽險公司也會有較大的競爭性。因此定義解釋變數

(

Str_Compete

it

)

為第

i

家壽險公司第

t

年的「競爭者銀行保險策略變動」,變數的計算為

t

年度的銀行

保險數據減

t-1

期的數據。

本研究使用三種競爭者的定義,第一種是以保費收入排名在目標公司前與後一家

的公司定義為其競爭者,依動態競爭文獻

Chen et al. (1992)

Hsieh et al. (2015)

認為

廠商會考慮競爭者們所採取的競爭性行動總和,在第一種定義下,競爭對手包括保費

收入排名領先與排名落後一名的公司。其次,本研究想更清楚分析排名領先與排名落

後公司對於目標壽險公司個別的影響,因此,第二種競爭者定義為落後競爭者,將排

名落後目標公司一名的公司視為競爭者,用來檢驗目標公司是否會考量排名落後公司

之競爭行動,因擔心被排名落後公司超越而影響其銀行保險通路策略;第三種競爭者

定義為領先競爭者,以排名領先目標公司前一名者為競爭者,在此情況下,主要想了

解目標公司是否會考量排名領先者的競爭行動,希望追上領先者的排名。

當然壽險公司對於市場競爭者的關注,應該不僅限於前一或後一的競爭對手行

為,但以

Chen et al. (2007)

提出的競爭張力觀點來看,排名最接近的壽險公司間有更

直接且明顯的競爭,也較會回應彼此的競爭行動,因此本研究認為排名前後一位之競

爭對手間,應該有更顯著之影響,故本研究以前後排名者定義為競爭者。而上述「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