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34-3
P. 65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4 No. 3 Dec. 2024
假說三為租稅風險降低租稅規避與公司價值之間的正向關聯性。本研究將租稅
風險與租稅規避相乘 (SD_CETR5×CETR5),分析租稅規避對於公司價值的效果是否
受租稅風險影響。此部分同樣以 OLS 估計,迴歸模型如下:
TOBINSQ = β + β SD_CETR5 + β CETR5 + β SD_CETR5 × CETR5 it
0
1
it
3
it
it
2
+ ρ CONTROL + IND + YEAR + ε , (3)
t
it
i
it
其餘變數定義與式 (1) 及式 (2) 相同。如假說三敘述為真,本文預期租稅風險與租稅
規避的交乘項係數 β 為負;而根據假說一及假說二,本文也預期 β 為負、β 為正。
2
1
3
三、變數定義
首先以被解釋變數而言,由於在計算 Tobin’s Q 時往往遇到重置成本難以估計
的問題,因此本文參考 Chung and Pruitt (1994),定義 Tobin’s Q 為:
TOBINSQ = 權益市場價值 it +負債總額 it ─ 流動資產 it , (4)
it
資產帳面價值 it
9
權益的市場價值為普通股流通在外股數乘以收盤價格 。主要解釋變數有三:一、
租稅風險,雖然租稅風險的衡量於文獻上並無一致方式,但多數以有效稅率的標準
差作為代理變數 (McGuire et al., 2013; Hutchens and Rego, 2015; Guenther et al., 2017;
Drake et al., 2019),標準差越大代表有效稅率越偏離平均值,因此租稅風險及稅負
10
的波動性越高 。本文首先計算各公司各年度的現金有效稅率(所得稅現金支付數
除以繼續營業部門稅前損益),再計算 t 年至 t – 4 年現金有效稅率的標準差 (SD_
11
CETR5) 。二、租稅規避,本文以五年期現金有效稅率 (CETR5) 衡量,也就是 t
年至 t – 4 年之所得稅現金支付數總和除以繼續營業部門稅前損益總和之後再乘以
–1。三、租稅風險與租稅規避的交乘項,定義為 SD_CETR5 與 CETR5 的交乘 (SD_
9 在後續穩健性分析中,另以權益的市場價值取自然對數作為公司價值的代理變數,實證結果仍
支持本文的三項假說。
10 Hutchens and Rego (2015) 認為有效稅率的波動代表稅負不確定性,其波動幅度越大代表承擔
越高的租稅風險。Guenther et al. (2017) 則指出有效稅率的標準差反映稅額的波動性以及未來
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另一個常見的租稅風險衡量指標為未實現租稅利益 (Unrecognized Tax
Benefit; UTB),相關討論及應用得參考 Ciconte III, Donohoe, Lisowsky, and Mayberry (2024) 與
Dyreng et al. (2019);但我國未要求公司揭露 UTB,故無法使用於實證分析;此外,Guenther
et al. (2017) 認為 UTB 可能無法充分反映公司整體的租稅風險。
11 計算五年期有效稅率標準差以及後續的五年期有效稅率,均要求至少四個年度資料非缺漏。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