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34-3
P. 145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4 No. 3 Dec. 2024
且價格合理的數位基礎設施普及,有線和無線網絡、移動技術-智慧手機、雲端計
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應用軟體的服務,組織運用數位轉型重塑公司的願景和
策略、組織結構、流程、能力和文化,以適應外部不斷發展的數位商業環境。易言
之,管理者用數位技術為公司創造和獲取價值 (Gurbaxani and Dunkle, 2019)。如傳
統汽車製造商的數位轉型不只是將汽車產品數位化(如,建構自動駕駛模式),而
是須確保公司有技術能力和人才,預備符合未來趨勢的車型 (Mocker and Fonstad,
2017)。此外,數位技術使得競爭全球化 (Verhoef et al., 2021),新數位技術不只將消
費行為轉為線上,也改變消費者行為結構 (Hoffman and Novak, 2017),消費者有更
多主導性作為,如透過客製化產品來共創價值,或分享評論以幫助其他消費者等。
其次,組織內部:除妥適運用導入的新科技,優化原有商業模式 (Hess, 2014;
Hess, Matt, Benlian, and Wiesböck, 2020) 才是重點。優化時一併更新作業流程,是數
位轉型成功企業的基礎工作。無論產業,數位轉型者在管理、行銷、客戶服務、人
力資源、技術等功能部門間,須有新的調適合作模式,建置多種數位化資料庫,使
不同單位間達到更有效率的合作。因此 Verhoef 等人主張數位轉型分三階段:數位、
數位化與數位轉型,數位是指將類比資訊製碼、數位化是指運用數位科技改變既有
的商業流程,而數位轉型是全面的組織變革,引領出新的商業模式 (Verhoef et al.,
2021)。
承上,文獻上對數位轉型的定義為「改變公司使用數位技術的方式,以發展新
的數位商業模式,幫助為公司創造和獲取更多價值。」(Kane, Palmer, Philips, Kiron,
and Buckley, 2015; Liu, Chen, and Chou, 2011; Schallmo, Williams, and Boardman,
2017)。
以大量運用資訊科技的銀行業為例,數位轉型不只延續企業的數位化工作,
其核心業務模式會因使用數位技術而變化 (Agarwal, Gao, DesRoches, and Jha, 2010;
Iansiti and Lakhani, 2014),公司的業務邏輯或價值創造流程 (Gölzer and Fritzsche,
2017) 也隨之改變 (Li, Su, Zhang, and Mao, 2018),引領新商業模式的發展 (Iansiti and
Lakhani, 2014; Pagani and Pardo, 2017)。根據 Sia 等人對新加坡星展銀行的研究,數
位轉型除了將科技內嵌的流程與企業作業調適校準外,還須將企業實務與科技融合
(Fusion) (Sia, Weill, and Zhang, 2021)。
再以媒體業為例,線上各式開放與免費的資訊,使過去以產出內容換取營收的
媒體業積極轉型(林照真,2017),後疫情時代更催化轉型步伐。然而,數位化不
只是科技導入媒體後作業方式的改變,如紙本印刷改為線上發行,而是不同邏輯的
更替與價值觀的轉變。首先,當一般民眾也能輕易透過社群媒體創造與傳播內容,
新聞不再限於組織專業人士操作,此帶來「專業控制」與「自由參與」兩邏輯之爭
(Lewis, 2013)。持專業控制想法者,認為「自由參與」者攻擊「專業控制」者之權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