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34-2
P. 104
CEO Extraversion, Management Team Characteristics, and Firm Operating Performance
向關係。最後,由於本研究所使用的財務績效指標為 Tobin’s Q,其定義為資產市值
相對於帳面價值的比率,屬於「公司價值水準」之衡量變數,而 Harrison et al. (2020)
則使用股價報酬,屬於「權益價值水準變化率」之衡量變數,因此本研究所探討的
公司經營績效,與 Harrison et al. (2020) 所探討股價報酬的定義及意涵有所不同,故
CEO 外向性亦因此可能有不同的影響。
貳、文獻回顧與假說推論
2.1. CEO 對公司的影響力
根據高階管理階層相關研究顯示,CEO 的個人特質是影響公司經營績效的重
要因素 (Hambrick and Mason, 1984)。Herrmann and Nadkarni (2014) 指出 CEO 的五
大人格特質對於公司策略變革效果各有不同影響;Nadkarni and Herrmann (2010) 提
出 CEO 性格與公司政策靈活度之間具有關聯性;Hayward and Hambrick (1997) 提出
傲慢或過度自信性格的 CEO 與公司溢價收購之間的關係。Recendes, Aime, Hill, and
Petrenko (2022) 則指出馬基雅維利主義 (Machiavellian) 的 CEO 對公司生產成本、融
資成本與併購溢價有負向影響。上述研究之依據為 CEO 的個人特質會影響其價值
觀、意識形態及認知框架,進而在制定公司決策時產生影響,長期更會影響公司發
展走向。
CEO 個人特質研究又可再分為外部特徵及內部特徵兩類。早期由於取得 CEO
內在人格特質的方法有限,因此研究大多集中在 CEO 的人口統計特徵,像是學
歷、任期、薪資等外部特徵對於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例如 Miller (1991) 提出 CEO
的任期與外在環境變遷的因應能力呈反向關係,特別是在 CEO 集權的情況下。但
是上述的 CEO 研究被認為方法不夠精確,無法精準衡量 CEO 對於公司的影響力
(Colbert, Barrick, and Bradley, 2014; Hambrick, 2007)。是故近年來,許多高階管理階
層的研究逐漸轉往內部特質的領域發展,例如 Chen, Crossland, and Luo (2015) 指出
對於公司過往的錯誤決策或問題,過度自信的 CEO 較有可能會再犯相同錯誤,且
從錯誤中吸取經驗的能力較差;Chatterjee and Hambrick (2007) 指出具有自戀特質的
CEO 與企業的併購數量及規模成正比;Harrison et al. (2020) 指出 CEO 人格特質會
影響外部投資人對公司風險的看法,進而影響公司股票風險與收益的關係;Andrei,
Benischke, and Martin (2024) 發現 CEO 人格特質對於理解 CEO 如何回應外部監督者
扮演關鍵的角色。上述研究無論是針對 CEO 內在特質或外部特徵,皆顯示 CEO 可
能會對其公司的經營績效產生重大影響。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