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關係不確定性對公司信用風險影響之研究
168
而在公司與供應商間的關係不確定性
(FSRU)
方面,其經濟意涵可能有二。一
為當供應商關係越好時,其物流績效將越佳
(Carr and Pearson, 1999; Kumar, 1996)
,
因此可推論當供應商關係不確定性越高時,其物流的波動風險亦將越大;而此物流
波動風險又會影響到公司的現金流量風險
(Tsai, 2008)
。另一為當供應商關係不確定
性越高時,亦可能是公司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或提升對既有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而積極
尋找新的供應商所導致,此與實務上企業多有第二供應商的現象相符
5
。此時由於
減少對既有供應商的依賴程度,提高自其他替代廠商取得的可能,故可提高議價能
力,並能進一步提高公司資產價值
(Porter, 1979, 1985)
。因此,綜合以上所述,可知
當供應商關係不確定性越高時,對公司資產價值分配將可能有兩種影響效果:其一
為因公司現金流量不確定性越高而導致的資產價值波動風險提高;另一為因減少對
既有供應商的依賴程度,故議價能力提高而進一步使得公司資產價值提高。在結合
Douglas et al. (2016)
及
Merton (1974)
結構型信用風險模型的概念後,由於現金流量
波動風險與資產價值水準分別與公司信用風險呈現正相關與負相關,故供應商關係
不確定性對公司信用風險的影響將視這兩種面向的力量孰大而決定。
本研究採用
2000
至
2008
年的美國市場公司債利差資料
(Yield Spread)
作為公司
信用風險的代理變數,並分別以「顧客占公司銷貨比率」
(Customer Percentage Sold;
CPS)
及「供應商占公司進貨比率」
(Customer Input Coefficient, CIC)
來衡量公司與
顧客之關係及公司與供應商之關係
(Fee and Thomas, 2004; Kale and Shahrur, 2007;
Chen, Liao, and Kuo, 2013)
;再進一步分別以「顧客占公司銷貨比率之波動率」
(CPSV)
及「供應商占公司進貨比率之波動率」
(KCICV)
作為衡量顧客關係不確定
性及供應商關係不確定性的代理變數。根據追蹤資料迴歸的結果顯示,在控制影響
公司債利差的公司特性及債券特徵變數後,顧客關係不確定性對公司債利差仍有顯
著正相關的影響,而供應商關係不確定性則與公司債利差無顯著關係。此結果不論
在以公司規模作為權重或以最主要的供應商或顧客來分析下,均有相同的結論,顯
見本結論的穩健性。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顧客關係不確定性對公司債利差的影響不
因景氣循環而顯著改變。此結果顯示顧客關係不確定性為影響公司信用風險的重要
因素之一。
本文其餘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於第二章透過相關文獻來探討供應鏈關係不確定
性對公司現金流量波動、資產價值分配及其信用風險的影響,並結合結構型信用風
險模型的概念來建立本文假說;接著第三章介紹本研究主要解釋變數-供應鏈關係
5
在供應商的最適選擇方法中,
Lu, Ramos, and Chen (2017)
提出一結合效用函數的簡單多屬性評
比方法,可協助公司在不同的風險接受態度與市場需求情境下,決定出最適當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