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管理論叢
第
27
卷第
4
期
115
二、未來化
未來化
(Futurizing)
是透過科學的、理性的描繪未來情境,進而引導大眾對現有的
作法產生興趣與認同感。未來化的具體操作可透過前瞻、藍圖與情境規劃等方法。前
瞻是系統化地探究科學、技術、經濟與社會長期未來發展的過程,以找出可能產生最
大國家利益的創新領域
(Martin and Johnston, 1999)
。藍圖則較前瞻更為具體,是經由
預估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而明確規劃未來所需的目前行為或對策
(Petrick and
Echols, 2004)
。情境規劃則較藍圖與前瞻更為發散,通常是運用各種不同的情境設定,
以為不確定的未來規劃出現有的因應之道
(Postma and Liebl, 2005; Schoemaker, 1995)
。
但不管是前瞻、藍圖與情境規劃,共同的特性就是「用未來管理現在」,是經由引導
大眾來參與「往前看」,而來動員大家願意一起決定我們現在應該做什麼。
例如,南非在民主化過程中,就曾利用情境規劃技術,對外來的可能發展出四種
情境,包括:
(1)
鴕鳥
(Ostrich)
。指白人政府拒絕與多數黑人合作,結束種族隔離政策
的協商失敗。
(2)
跛腳鴨
(Lame Duck)
,指協商的過程緩慢且複雜,並遲遲做不了決定。
(3)
鳥人
(Icarus)
,指轉型過程相當順利,但新成立黑人政府承諾大量公共支出,導致
經濟危機,最終演變成獨裁統治。
(4)
紅鶴飛翔
(Flight of the Flamingos)
,指南非社會
以及經濟狀況的持續改善,且不同族群間合作順利
(Kahane, 1992; Galer, 2004)
。因為
有了這四種情境的具體描述,讓南非政府可以發展出讓不同利益群體可以對話的共同
語言,也順利將政權轉型過程的議題重心從政治轉移到經濟,進而免於陷入可能的社
會動盪與紛亂當中。
在《第九次全科會》的案例裡,我們也可以發現主辦方或是與會者會利用各種不
同形式的前瞻、藍圖與情境規劃等等未來化策略,來合理化與正當性所所設定的七大
討論議題。例如,在「如何提升台灣的學研地位」議題上,除了以前瞻國家的發展遠
景,來正視目前學術研究的缺失與盲點外,也描繪出由效率導向轉為創新導向情境所
需採取的改變。在「如何做好臺灣的智財佈局」上,就以全球專利侵權訴訟已不可避
免,以及台灣智財逆差的逐年惡化趨勢,來強調專利策略的重要性。在「如何推動臺
灣永續發展」議題上,更是明顯的以未來氣候與環境變遷境況,來突顯台灣追求永續
發展的迫切性。在「如何銜接上游學研與下游產業」上,則明確規劃出台灣發展萌芽
技術的藍圖,以及宏圖方案補助機制。在「如何推動由上而下的科技計畫」上,除了
以藍圖的方式,具體描繪出調整國家型計畫議題形成、上中下游連結、形成共識與分
配的機制以外,也描繪出退場與不退場兩種情境(退場為常態,不退場是例外),來
創造共識。在「如何提升台灣科技(資通訊)產業創新動能」方面,就以前瞻未來
ICT
產業的更大運用,來提醒大眾不應「為了抓天上新興(台灣沒有)產業小鳥,無
意中放掉了手上世界稀有的大鳥。」。而此議題所曾強調的,不合理的科技預算分配,
造成
ICT
創新人才不足問題,就屬於一種將科技預算分配不合理與創新人才不足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