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管理論叢
第
27
卷第
2S
期
179
保險的管理成本與核保問題。
Davidoff (2009)
從需求面探討同時購買長期照顧保險與
年金險的好處。
Webb (2009)
透過模型分析長期照顧保險結合年金險可以降低兩個市
場所面臨的嚴重逆選擇問題。
Brown and Warshawsky (2013)
實際估算結合長期照顧保
險以及年金保險確實能降低保費並增加承保範圍。而從臺灣保險市場實務運作上,我
們也觀察到保險公司已推出長期照顧保險與終身壽險結合的商品。
然而過去文獻對長期照顧保險結合不同保險商品對保險公司經營風險之影響卻很
少著墨。對保險公司而言,瞭解保險商品的風險邊際衡量與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特別
是對隱含著龐大風險費用的長期照顧保險商品。為彌補此缺憾,本研究希望對長期照
顧保險結合不同商品後之風險效果作深入分析,並探討保險公司如何透過商品設計或
是搭售策略結合不同商品來降低負債風險。例如,從商品組合設計角度上,保險公司
可以推出長期照顧年金保險
1
(Long-term Care Annuity)
。另外,從搭售策略來看,保險公
司可以將此兩種商品銷售給同一被保險人,並提供較優惠的價格。本研究採用連續馬
可夫鍊建構健康狀態轉換模型,接著以蒙地卡羅法模擬不同商品組合下各保單負債的
損失分配,利用風險衡量指標來計算的風險邊際,並進一步比較不同商品結合銷售與
分別銷售對負債風險邊際的影響。結果發現,當結合長期照顧商品與終身壽險時,因
結合商品會產生自然避險效果,可以降低負債風險邊際;若長期照顧保險結合年金保
險,由於此兩種保險給付為正相關,其負債之風險邊際值反而會增加,但是若進一步
考慮逆選擇成本後發現,逆選擇成本降低效益大於其負債風險邊際值之增加,所以兩
種商品結合銷售的淨效益仍會使保險公司整體負債風險下降。因此,將長期照顧保險
結合年金保險後銷售給同一個被保險人的好處大於分別銷售兩種保單給不同被保險人。
本研究共分為五節,除本節前言外;第貳節為文獻回顧;第參節介紹估計模型以
及評價方法;第肆節為數值結果與分析;最後,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
貳、研究模型與假設
一、健康狀態轉換模型
Levikson and Mizrahi (1994)
指出連續馬可夫鍊可以用來計算長期照顧保險保費以
及其他關於健康狀態轉換的精算模型。因此,過去文獻在建構健康狀態轉換模型時,
大多使用連續馬可夫鍊作為健康狀態轉換模型
(Albarran, Ayuso, Guillén, and Monteverde,
2005; Baione and Levantesi, 2014; Brown and Warshawsky, 2013; Czado and Rudolph,
2002; Haberman and Pitacco, 1998; Manton, Corder, and Stallard, 1993; Murtaugh et al.,
1 Murtaugh et al. (2001)
提出的長期照顧年金保險,透過商品設計結合年金保險與長期照顧保險的給
付條件的創新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