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34-3
P. 27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4 No. 3 Dec. 2024




                   其次,研究假說 1B 預期大陸投資虧損的情況下,大陸投資績效與撤離決策呈 U
               型曲線關係,實證結果如表 7 所示。由於大陸投資虧損變數 (EPS < 0) 本身為負值,
               分析結果會負負得正,表示隨著大陸投資虧損的擴大,廠商撤離大陸市場的可能性
               愈高;平方項必然為正值但 β 係數為負值,所以會改變大陸虧損與撤離決策間的線
               性關係,而呈現反轉。即大陸投資虧損不大時廠商會選擇撤離,但隨著虧損的擴大

               反而降低撤離的可能性。所以在大陸投資虧損的情境下,廠商投資績效與撤離可能
               性亦呈倒 U 型關係,即研究假說 1B 未獲支持。由於績效欠佳之所以使決策者態度
               轉趨保守係源自破產壓力 (Greve and Gaba, 2017; Joseph et al., 2016),惟撤離決策為母
               公司層級的決策,非子公司層級(事業單位)的決策,且對決策者而言,績效欠佳
               造成的破產壓力應以母公司總體績效檢視,子公司只是投資組合的一部分,子公司
               績效欠佳應不致造成母國總公司的破產壓力, 可能是研究假說 1B 未獲支持的原因。



               (二)廠商撤離與績效之關係
                   表 8 檢視廠商撤離大陸市場對績效的影響,本研究以 Tobin’s Q 為準則變數,
               依據過去文獻,設定隨機效果模型為虛無假設,進行 Hausman Test,檢定結果顯示
               卡方值為 25.78,P 值亦小於 0.05(P 值 = 0.027),拒絕虛無假設,因此,選用固
               定效果模型。使用 Stata 軟體使用 xtreg 程序進行 Robust 統計。統計分析,模型 1 以
               已撤離大陸的 479 個觀測值建立撤離績效模型,模型 2 則針對模型 1 進行樣本選擇
               偏誤的修正;模型 4 以未撤離大陸的 2,051 個觀測值建立的模型,模型 5 針對模型
               4 進行樣本選擇偏誤的修正。模型 3、6 以股價淨值比作為準則變數進行敏感性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撤離比率與股價淨值比之關係,在顯著性與影響方向均與 Tobin’s Q

               一致。
                   本研究假說 2A 預期撤離大陸市場對績效呈正向影響,表 8 模型 1 顯示撤離大
               陸市場的比率 (minus) 與 Tobin’s Q 之關係呈顯著的正向關係 (β = 2.233),表示資本
               市場支持廠商撤離大陸市場的決策,即研究假說 2A 獲得支持。易言之,在撤離組
               中,撤離比例愈高績效愈佳,可視為對的策略,即積極的撤離。隨著大陸計畫性的
               扶持本地廠商的發展,臺商須面對中國大陸本土廠商競爭,加上中國大陸稅收、社
               會保險等勞動成本已逐漸高於臺灣,經商條件大不如以往,加上兩岸關係緊張,造

               成大陸市場的不確定性節節高升,若不願撤離,又無法因應環境轉型,廠商往往只
               能苦撐 (Mankins, Harding, and Weddigen, 2008)。故在產業環境嚴重惡化之前,儘早
               撤離大陸市場,降低經營的不確定性,因而撤離市場反而獲得資本市場的肯定。
                   為了修正樣本選擇偏誤及自我選擇因素可能造成的實證結果偏誤,本研究採取
               二項措施,首先,本研究利用第一階段所建立之 Probit 迴歸模型,估算出 Inverse
               Mill’s Ratio 用以修正樣本選擇偏誤。第二,為改善自我選擇偏誤,本研究參考


                                                     17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